包公,姓包名拯,字希仁,廬州(今安徽)合肥人,是我國宋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考取進士。他出生于999年,曾任州、縣官,後升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開封知府、禦史中丞、樞密副使。
病逝于1062年,終年64歲。包拯在一生仕途中,為官剛正不阿,執法嚴峻,權臣貴戚為之蹙額斂手。他任開封知府時,民間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包公寫有《包孝肅奏議》,主張讓百姓“衣食滋殖,黎庶蕃息”,“薄賦斂,寬力役,救災患”。
包拯所處的時代正是北宋王朝由盛轉衰的階段,北方契丹族建立的遼王朝屢次興兵南犯,宋朝統治者卻只求歌舞享樂。包拯主張對外選將練兵,廣儲糧食,以抵禦外侮;對內抑制宦戚特權,選用賢俊,廣開言路,整飭吏治,輕徭薄賦,與民休戚。他嚴格執法,鐵面無私,敢於摧權折貴,為民伸冤,因此深得人民群眾的尊敬和讚揚,稱他“其聲烈表爆天下之耳目,雖外夷亦服其重名”。
朝廷內外皆不以其官稱,而呼之為“公”,民間譽為“包青天”,可見包拯在世時,人們對他的擁護和愛戴。生前如此,死後亦如此,因此包公墓即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
明代嘉靖三十四年修《鞏縣志》載,包拯墓在“鞏縣西宋陵”中,清代順治以後各時期版《河南通志》皆在此記載。“鞏縣西宋陵”即今河南省鞏義市西南北宋王朝9個皇帝的陵墓,習慣稱“鞏縣宋陵”,其中世人熟知的陪葬真宗陵側的一座高約5米的圓形塚墓就是包公墓,這是人們原來普遍的看法,“鞏縣宋陵”也因此成為極負盛名的旅遊勝地。
但十幾年前,在安徽省合肥市東郊大興鄉雙圩村的黃泥壩發掘出了包公及其夫人董氏墓、長子包紹夫婦墓、次子包綬夫婦墓、孫子包永年墓,淝水岸邊出土的墓誌銘確鑿地記述了包公的生平,補充和修正了一些史實,也確切證實了此墓為包氏族墓。
為什麼一個包公有兩座墓,合肥包氏族墓為包公墓,這是有確切史料記載,那麼鞏義市的包公墓是怎麼回事呢?難道鞏義市包公墓是人們的臆斷嗎?
或者陪葬真宗陵側的包公墓另有他意?
認為鞏義市包公墓是主觀臆斷,似乎不能妄加定論,因為鞏義市包公墓從明嘉靖三十四年開始,清順治以後各時期《鞏縣志》均有記載,至少經歷五六百年,說明鞏義市包公墓從明代就已存在。那麼,鞏義市包公墓究竟修建於何時?
裏面埋葬的是什麼?為什麼要修這座墓呢?這是人們至今尚無法解開的謎。
兩座包公墓之謎尚未解開,而合肥包公墓的發現,又給史學家們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據出土的墓誌銘記載,包公本人是“皇舅”,這是鮮為人知的。
另外,在合肥包公墓墓地中軸線的西南部,有一座較大的封土堆,高約4米,底徑10米,整個外形略大於包拯夫婦墓。
從這個封土堆的地表再往下深挖3米,都是清一色的生土,可知這是一座典型的“疑塚”。為何設此“疑塚”呢?這也是一個需要我們去解開的謎。
Author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