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6日 星期五

漩渦的方向

    北半球的左漩渦
  如果大家把澡盆放滿水後拔去塞子,仔細觀察一下,也許會因為見到的結果各不相同而議論紛紛。但是在北半球,一般較多的是向左旋的情況。實際上,在水流出來的時候確實有一股想使它向左旋轉的傾向或影響力,總之,在北半球,所有的澡盆裡都存在著具有這樣作用的自然力。
  196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系主任謝皮羅教授對澡盆的水進行了當代有代表性的研究。他並不是利用普通浴室裡的普通澡盆。他同樣也不滿足於利用普通的洗澡水。
  因為如果這樣,種種不利的因素就會使實驗結果失真,從而掩蓋了自然界影響的存在。例如,如果塞子拔去之前澡盆裡的水已略微有點旋轉,恐怕就會壞事。另外,哪怕水是完全靜止的,因為澡盆一端熱一端冷,也會使水的受熱不均勻。還有,從門縫下吹進來的風也可能在水面上造成極小的漩渦。
  為了避免所有這一切不利因素,謝皮羅教授使用一個巨大的碟形容器。它直徑長6英尺,但深僅6英吋,正中開有一個直徑3/8英吋的小孔。他花了很大的努力,將容器灌滿水。不消說,亦不讓門縫下吹進來的風吹到水面。為了使水面不會部分地受熱,還要防止光直接照射其上。
  這中間特別重要的是,在實驗開始前24小時就要把水放好。採取了這些預防措施之後,實驗一開始,水就立刻一邊逆時針方向旋轉一邊流出去了。謝皮羅教授的實驗室地處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水城,也就是說在北半球。
   在南半球和赤道上的實驗
  兩年後,英國皇家學會的特別會員A·M·比尼博士決定在劍橋大學的工科實驗室裡用一個直徑5英尺,深3英吋的水槽試一下,看能否得到和謝皮羅教授相同的結果。
  但是,剛一著手就失敗了。水平靜下來還不夠3個小時,情況就大告不妙。在排水管上安上特別的調節裝置卻帶來了不良的後果。從城裡水管送來的水有泡沫,放置24小時後仍然如此。而且從水槽上面的天花板縫隙裡又有風吹進來,天寒地凍時,水會自然而然地旋轉起來。比尼博士看到這些後就對這個最初的實驗不再抱有希望了。
  在進行第二次準備時,他照舊竭盡全力做到放水時不受任何外界影響。為了防止灰塵和門縫風的干擾,在水槽上面一直蓋著兩塊聚乙烯的蓋板。要瞭解水槽內的狀況時,則通過這兩塊蓋板間的縫隙進行觀察。由於擔心在實驗室中有加熱效應,所以一律不用電燈,而依靠從北窗射入的自然光。
  為了讓水保持穩定。比尼博士最低限度將其放置21小時,有時甚至長達三天。採取了這一系列措施之後,這個實驗就大功告成了。我們又看見了和上面一模一樣的情況,它完全證實了謝皮羅教授的實驗。比尼博士進行了15次實驗,每次水都是逆時針方向捲成漩渦的。
  由於能夠預測到研究的下一個階段,科學家們無不欣喜若狂。此後不到一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實驗報告便公諸於世。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們參考了謝皮羅教授和比尼博士的經驗,採用的圓型水槽直徑6英尺,深9英吋,中心處開有排水用的小孔。他們用的不是金屬容器,而是三合板製成的。這樣可以防止在水槽的不同部位出現溫差,盡量減少因此而形成漩渦的可能性。
  準備就緒之後,灌水一結束,五位科學家就用三合板把天花板上的換氣孔堵住,再用薄塑料板蓋住三合板。水槽用兩塊三合板蓋好,只留觀察用的窄縫。隨後他們離開房間,擱置18小時讓水穩定下來。
  再進來時,大家盡可能動作迅速,關上房門。那麼他們看到些什麼呢?水始終一邊順時針方向旋轉,一邊從排水孔流出去。也就是說,從上面看下來是向右旋轉的。
  在這些具有獻身精神的科學家們做過實驗之後,我們就可以很有把握地說,澡盆裡的水在北半球是向左、在南半球是向右捲成漩渦流出去的。
  在肯尼亞的一個小城鎮納紐基有一家樸素無華的旅館,然而它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則是澡盆的排水孔恰好在赤道上。做實驗時,先將澡盆的水灌滿,水面撒上一些五顏六色的碎紙片。拔去塞子後,這些紙片並沒有朝著某個方向旋轉,而是一直被吸進排水孔去了。
   傅科擺和陀螺儀
  暫且不提在肯尼亞的耳聞目睹,但是人們或許會問,在美國、澳洲以及英國等地的這些費時耗日的努力,到底有些什麼作用呢?這樣的科學研究是不是勞民傷財?
  對於一個真正的科學家來說,回答當然是否定的。這些考慮周到的實驗,例如只是讓水槽的水流動一下,乍看起來彷彿一錢不值,其實它卻關係到一條普通的原理,涉及到地球的自轉。
  假定讓某個人站在赤道上,他腳下的大地以每小時1000英里的速度向東方移動。同時另一個人站在遙遠的北方,由於他離地軸的距離較近,所以他腳下的大地向東方移動的速度要慢得多。
  例如,英格蘭不過以約700百英里的時速向東方移動。那麼請想像一下,一個大得驚人的水槽,一頭擱在赤道,另一頭卻擱在格林威治,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南端的水當會比北端的水移動得快。因此,只要有機會拔去水槽塞子,水必然會逆時針旋轉。
  要感受到腳下的大地正在旋轉或許要有點特殊的才能。不過,如果腦瓜靈巧一點,做個實驗證明一下,倒也並不困難。
  事實上,早在1850年,讓·傅科就曾在巴黎做過這樣的實驗了。他用一條長長的細繩子繫住重錘,掛在高高的天花板的鉤子上,地板上畫上一個像日規那樣標上刻度的圓圈,重錘剛好對準圓心。不久它就會在1~180度之間擺動,繼而轉至2和182度之間,3和183度之間……
  事實上,就在重錘自由地前後擺動期間,重錘下方的地球正在自轉。由於重錘順從其本身的趨勢,自由地擺動,沒有理由會因地球的旋轉而扭歪。因此,可以說,重錘一直朝著一定的方向擺動,在旋轉的是把它下面的圓勾劃出來的地面。
  為了表示對發明者的敬意,這個擺動重錘的方法今天就稱做傅科擺。
  1852年,傅科又進行關於陀螺儀的實驗。又是一鳴驚人。一個旋轉的陀螺,遵循同樣也支配著宇宙間星球的法則,像自轉的地球那樣獨立運動。對此,人們無不驚歎不已。
  在傅科的實驗之後問世的陀螺羅盤,由於不受船舶和飛機上金屬的影響,與使用磁鐵的羅盤相比,自然勝上一籌。把陀螺羅盤接上與舵聯動的馬達,從而組成自動操縱裝置,也不需要非凡的才智。利用這種裝置操縱船舶飛機,卻要比駕駛員高明得多。
  同樣道理,今天之所以能夠發射火箭,使其繞月球飛行之後返回地面,也是因為陀螺儀的旋轉環按照宇宙的力學法則運動的緣故。
   掌握知識的樂趣
  科學不過是有系統地組織起來的好奇心。在獵奇探秘這一點上,一個世紀前的科學家和今天的科學家並無多大差異。1850年,讓·傅科老是望著從40英尺高的天花板上掛下來的重錘擺來擺去,他並沒有得到別的什麼東西。但是,在天花板啊、傢俱啊、人啊等等和地球一塊旋轉的過程中,他卻發現了擺錘沒有受到這些影響,依然有規則地前後擺動。傅科從中亦得到了莫大快樂。
  過了100多年,波士頓的謝皮羅教授,劍橋的比尼博士,悉尼的澳大利亞學者等,開始仔細觀察從水槽流出的水,他們也都為稱做科學的好奇心的魔力所驅使。當時,他們從中得到的,也不過是知道了發生些什麼後所帶來的純粹的歡快而已。
  然而,傅科的實驗結果卻導致了航海、航空用陀螺羅盤以及火箭導向裝置的問世。有關從澡盆裡流出的水會旋轉的知識則為我們打開了理解低氣壓的途徑,雖然還未必能預言可以駕馭它,儘管有一部分人對此深信不疑。低氣壓也同樣是一種漩渦。差別僅僅在於,澡盆的水是往下流出的,而流入低氣壓的空氣是向高空升去的。
Author :馬格納斯·派克
 


談讀書

   如果一個人有了「知識」這樣一個概念,並且認識了自己知識貧乏的現狀,他就可能去尋求、靠近知識。相反,如果他認為自己什麼都懂,他就會遠離知識,在他自以為是在「前進」的時候,走著倒退的路。當我明白了自己讀書非常少的時候,我就產生了求學的強烈願望。當我知道了世界上書籍數目如何龐大的時候,我又產生了分辨好壞、選擇好書的願望。
  教科書不過是古往今來的各種書籍當中的一個小部分,你不得不尊敬它們,但不必害怕它們,更不要被它們捆住手腳。為此,我已經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我沒能考進大學,我並不認為自己不好學。
  如果我在思考一個問題,長期得不到解答,我就去向古代的智者和當代的求索者求教,按照一個明顯的目的,我打開了一本又一本書。
  有的書給了我許多啟發,有的書令我失望。即使在那些令我失望的書面前,我還是感覺有收穫。那就是:道路沒有完畢,還得繼續走下去。
  書籍默不做聲,帶著神秘的笑容等待著我們。當你打開任何一本書籍的時候,馬上你就會聽見許多聲音,美妙的音樂或刺耳的噪聲。你可以停留在裡面,也可以馬上退出來。
  至於我,即使那本書裡有魔鬼在嚎叫,我也要聽一聽,這是為了辨別小夜曲、牛鳴、蒼蠅的嗡嗡、獅吼和魔鬼的歌唱有什麼差別。這些差別,也是知識。
  書籍對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即使你沒有上過任何學校,只要你願意去求教,它們都不拒絕。
  我讀過一點點書。最初是為了從裡面尋找快樂和安慰,後來是為了從裡面尋找苦惱和疑問。
  只要活著,我今後還要讀一點點書;這是為了更深地認識我自己和我同輩人知識的貧乏。
  書籍,在所有動物裡面,只有人這種動物才能製造出來。讀書,人才更加像人。
Author :嚴文井
 


癌症的125種危險信號

   這裡刊登的是有關癌症的危險信號,一旦發現其中某一條同自己的情況一樣,既不要心情緊張,也不要掉以輕心,不妨到醫院進行適當的檢查。實踐證明,早發現,早治療,許多癌症是可治的。
  鼻喉
  鼻:鼻腔裡或面頰有發紅的易出血的丸塊。
  唾液腺:耳下或頜下有腫塊;有時疼痛;唾液多而稠;面部麻痺。
  口腔:白斑,創傷不癒合;有腫塊或組織增厚;出血;咀嚼或吞嚥困難;舌或上下頜活動不靈;戴假牙感覺不適。
  上喉部:淺紅血斑;口腔內潰瘍,呼吸困難,耳疼。
  下喉部:吞嚥困難,頸部有腫塊,呼吸困難,耳疼;咳嗽;有裂口疼痛。
  甲狀腺:頸部腫塊;吞嚥困難。
  喉:聲音嘶啞;喉頭有腫塊;吞嚥困難或疼痛;耳痛;氣短;呼吸有濁音。
  食管:吞嚥困難;胸悶;胸的中部灼痛。
  腦和脊髓
  不同尋常的痛,比一般的頭痛疼得多,頭的後部、前部、側面或眼後部位持續疼痛;經常在早晨嘔吐;言語障礙;耳聾或耳鳴;嗅覺失靈;面部肌肉萎縮;視力衰退;失去平衡感,或行走不穩;驚厥或癲病;不能長時間入睡;昏懶睏倦。
  肺部
  吸煙者咳嗽持續不斷、加劇;不吸煙者的咳嗽持續達兩周以上;胸部疼痛持續不愈,但不是咳嗽引起;呼吸時有喘鳴聲;痰中帶血絲;痰的顏色改變或痰多。
  乳房
  乳房有腫塊——固定的或不固定的;
  腋窩有腫塊;
  乳房皮膚起皺紋或增厚變紅;
  乳頭溢液或破潰;
  乳頭回縮(如果乳頭原先是隆起的話);
  乳房大小發生變化——腫脹或萎縮;
  乳房或乳頭生瘡不愈;
  乳房持續疼痛或感覺不適。
  胃腸
  便血或尿中帶血(必須立即就醫);
  大便失調;使用瀉藥次數增多;大便量改變;大便後仍有便意;脹氣引起疼痛或痙攣;長期消化不良或胃灼熱;小便時有灼痛感;經常有尿意;嘔吐;腹部有腫塊或丸塊。
  皮膚
  傷處結痂或反覆結痂但不癒合;
  小片皮膚呈鱗狀並增厚,通常在面部、頸部或手上;
  長出痣狀物,不斷增大,破潰,易出血;
  珠狀的或光滑的瘤;
  任何瘡、皰、斑、丘疹或在二至三周內沒有癒合跡象的小傷口。
  成年人白血病症和淋巴腺瘤
  頸部、腋部或股溝的淋巴結增大;腹部、背部或腿部疼痛;持續性疲勞;發燒;體重減輕;盜汗;癢;噁心和嘔吐;飲酒後身體某些部位疼痛。
  男性生殖器
  前列腺:排尿障礙;尿中帶血;腰部、骨盆,大腿上部疼痛。
  睪丸:睪丸增大,或兩個睪丸變硬;腹內隱痛,拉痛或下墜感;乳房增大,乳頭變硬。
  陰莖;陰莖生丘疹、癤、結、疣等,通常在陰莖頭上;勃起時出血;無性慾時勃起。
  女性生殖器
  外陰發癢、灼痛或疼痛;陰道、性交或陰道檢查後無疼痛出血;膀胱疼痛;尿頻。
  子宮頸:不正常出血或分泌物增多;盆骨疼痛;子宮不正常出血,特別是絕經後出血;下腹或腰部疼痛。
  幼兒癌
  急性淋巴白血症:疲勞;虛弱;面黃肌瘦,體溫低;牙床出血;常流鼻血;骨或關節疼痛;淋巴結;肝或脾增大;皮膚上出現針尖大小的紅色或深紫色斑點;使用抗生素時,對炎症作用不大而炎症不消失。
Provenance :文匯讀書週報
 


2018年1月2日 星期二

現代人的道德困境和出路

   英國作家毛姆在小說《啼笑皆非》中講過這麼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一位小人物一舉成為名作家了,新朋老友紛紛向他道賀,成名前的門可羅雀同成名後的門庭若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毛姆為我們描寫了這樣一個場面:一位早已疏遠的老朋友找上門來,向你道賀,怎麼辦呢?是接待他還是不接待他?按照本意,自己實在無心見他,因為一無共同語言,二來浪費時間;可是人家好心好意來看你,閉門不見似乎說不過去。於是只好見他了。見面後,對方又非得邀請你改日到他家去吃飯。儘管你內心一百個不樂意,但盛情難卻,你不得不佯裝愉悅地應允了。在飯桌上,儘管你沒有敘舊之情,可是又怕冷場,於是又得強迫自己無話找話。這種窘迫相可想而知……來而不往非禮也,雖然你不再願意同這位朋友打交道,但你還是不得不提出要回請朋友一頓。你還得苦心盤算:究竟請這位朋友到哪家飯店合適呢?去第一流的大酒店吧,你擔心你的朋友會疑心你是要在他面前擺闊;找個二流的吧,你又擔心朋友會覺得你過於吝嗇……
  用分析的眼光看,處於上述情境中,是可以有兩種選擇的,一種是象故事的主人公那樣,充分照顧和尊重朋友的感情和願望,違心地接待他,接受邀請,並回請對方;這樣做的結果是體現了主人公的善良和好心,而代價卻是犧牲了真誠。另一種選擇是充分照顧自己的感情和願望,不願見朋友就乾脆拒絕接待;其結果是體現了自己的真誠,而代價是違背了善意的要求。兩種選擇,究竟哪種更好些?很難說。前者符合善良、同情的道德要求,後者符合真誠的道德要求,而任何一種選擇又都有欠缺;選擇了善良就得犧牲真誠,選擇了真誠就得犧牲善良。這種讓人遺憾的難以兩全因而帶有悲劇色彩足以使人踟躕徘徊的選擇,正是我們所要說的典型的道德困境。
  在道德生活中,在是與非之間、善與惡之間、有價值的東西和無價值的東西之間進行選擇,是容易的;道德困境的實質恰恰是要人們在是與是之間、善與善之間、兩個有價值的東西之間進行一種非此即彼的選擇。生活中最深刻的悲劇就是由是與是之間的矛盾釀成的。
  下面再舉幾個平常的例子:
  例一,社會目標選擇上的困境:如道德價值優先還是經濟價值優先。就我國目前的區域經濟開發而言,主張全面開花,沿海內地均衡發展實際上強調的是道德效益,主張為了地區間的平等不惜以部分地區犧牲經濟效益為代價;主張「梯度理論」,優先保證沿海地區經濟起飛的實際是強調經濟價值優先的。而相對於人的需要而言,在抽像的意義上又很難比較兩者的價值孰大孰小,由此就形成了決策目標選擇上的困境。
  例二,人生目標選擇上的困境:如愛情與事業,歸宿感與自我實現之間的衝突。電影《人生》中高加林在巧珍和黃亞平之間所作的選擇實質上就是在愛情與事業之間進行選擇,如果僅僅為了愛情,他內心的天平無疑是傾向於劉巧珍的,可代價卻是捨棄黃亞平可能為他提供的到大城市去顯露才華的機會;如果單單為了事業,他也可以毫不猶豫地選擇黃亞平,但他猶豫了,原因就在於巧珍的愛情也是難以割捨的。這幾年在女性中有一個熱門的話題——「什麼是理想的女性」。有人為女強人大唱讚歌,又有人呼喚著賢妻良母,為此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原因也在於構成兩種類型的人格要素很難共存於同一女性身上,而兩種類型的女性又都是有價值的。
  例三,人格要素及行為方式選擇上的困境,如正義與真誠、目的與手段的衝突等等。比如,有人根據自己的志趣愛好、知識結構而選擇了從政的道路,其政治抱負是為人民做點力所能及的好事。從動機上看,這無可非議。如果你所在單位的領導是正派的、有眼力有能力的,你也不會遇到什麼困境。但如果領導昏庸無能的話,麻煩就出現了:你非常珍視真誠這一品質,可他偏偏吃「拍」;你滿腔熱情地尋找工作中的問題並提出解決辦法,可他偏偏喜歡「報喜不報憂」;你根據你的審美眼光喜歡西服革履或者其它式樣的穿著,可他卻偏偏將是否穿藍灰色的中山裝作為衡量幹部是否樸素的標尺;看不慣的事情你就得說出來,這符合你的個性和正義感,可他偏偏器重那些「老實」「聽話」的下屬……怎麼辦呢?如果你要保持你的個性,其代價無疑是影響甚至葬送你的前途目標的實現(因為對你來說?不做官很難成事);可如果你要使你能被提拔的話,又得犧牲你的個性和真誠。
  道德困境產生的主觀原因是人的需要的多樣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宿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實現需要,都是人所渴望實現的,豐衣足食的物質生活,人們不能捨棄,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和個人精神生活的充實同樣也不能捨棄。實際上,所有的道德困境歸根到底都可以還原為人的某種需要同另一種需要的衝突。
  道德困境產生的客觀原因是現存的社會條件難以盡如人意。假如將來現存的戶籍管理制度改變了,假如機會能夠在城裡人和鄉下人之間進行完全均等的分配,假如沒有不正之風對合理的機會平等的干擾,那麼,高加林的困境也許根本就不會產生。同樣,假如我們的幹部都是正派能幹的好人,或者幹部的選拔不是採取上級任命的辦法,也許那些渴望從政的人們也就避免了上述在仕途和人格之間進行選擇的困擾。假如家務勞動已經高度社會化了,做女強人還是做賢妻良母的爭論也將會緩和得多。
  但是,社會條件的改善是受歷史制約的,把問題和責任合盤推給社會並不能解決問題。何況,理想的社會雖然可以將道德困境的出現率減少到最低限度,也難以徹底避免其發生。舊的困境消失了,又可能有新的困境產生。像毛姆所描述的那種困境,還幾乎與社會條件無關。
  處於困境中的選擇者往往伴隨著心理上的困擾和痛苦,但是不能因困擾而不作選擇,否則所有的價值將一併被捨棄。出門遠行,飛機雖有速度,卻沒有火車安全,火車較安全,卻又沒有飛機的速度,我們總不能因兩者都不那麼十全十美而乾脆不出門。
  那麼,如何判斷其中的某一種是「最值得選擇」的呢?我們的老祖宗早就告訴過我們一個原則性的方法: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
  下面所要討論的問題是,在價值傾向確定的情況下,我們能否找到一些有助於在困境中確定優先選擇目標的技術性方法來。換句話說,我們能不能把老祖宗的原則具體化。
  19世紀英國功利主義倫理學家邊沁曾經提出過一個著名的「快樂測量法」,很有借鑒意義。儘管他羅列的7個標準是用於計算快樂的,但捨棄他所主張的「快樂」這一價值規定,換上選擇者自己所認定的價值目標,並略加改造,也可以將這些標準當作在道德困境中進行選擇的參照系:
  1,強度:即比較兩個價值中哪一個最有助於滿足我們最強烈的需要。比如職業選擇,某種職業創造性較大而收入較少,另一種職業收入較高而創造性稍差,選擇什麼呢?全看你更重視個人收入呢,還是更重視個人能力的釋放。
  2,確定性:即優先的選擇必須是能夠較確定地帶來預期後果而不是僅僅有一絲絲可能性的。比如究竟是做女強人還是做賢妻良母,就得先看看自己的內在條件和外部條件。假如通過明智的分析,你認定自己可以成為一個撒切爾似的「鐵女人」,你儘管可以做鐵女人去;但如果你的個人素質和外部條件根本就沒有為你走這條路提供了多大的可能性,那又何必感情用事,瞎忙一氣呢?到頭來,「賠了夫人又折兵」,還不如當初做賢妻良母呢!
  3,持久性:即優先的選擇帶來的預期後果應當是較為持久而不是暫駐性的。
  4,遠近性:即優先的選擇應當能較快地帶來預期後果。
  5,純潔度:即優先的選擇應當是較少副作用的。例如,犧牲人格換官做,要想再找回自己的人格就難了,副作用大;保持人格暫時捨棄官運,一旦換了正派的領導或者換個單位,失掉的就有可能再得到,副作用小。
  6,繁殖性:即優先的選擇應當有助於其它價值或暫時被捨棄的價值的實現。
  7,廣延性:即優先的選擇其預期結果應當對較大範圍的人群有利。比如在分配方案的選擇上,究竟用平均主義來保護弱者呢,還是用差等分配、鼓勵競爭來刺激先進,就可以根據這條標準來掂量掂量。
  除了以上7點,我們還可以加上一點——機會的再生性:即如果某種機會是難得的甚至不再生的,那麼,當這種機會的出現有助於某種價值的實現時,這一具備條件的價值就應在優先考慮之列。
  以上方法,僅有參考價值,不可能像數學公式那樣推出不容置疑的答案。另外,完全符合上述各點的價值也不存在,道德困境的特點恰恰在於各種可能的選擇方案各有各的好處。因此,在技術性權衡中,可以將符合某一項的記一分,違反某一項的減一分,然後根據積分的多少確定選擇的重心。
Author :王潤生
 


何必追趕時代

   有一種大家沒有注意到的東西正在氾濫並削弱著我們的思考力。它的名稱叫信息。每日每時,這些隨時由各處湧來的新聞把我們的頭腦的每一個角落都塞得滿滿的,把我們的知識和理解力都擠了出去。使我們不能專心考慮當前的問題。
  我們容易忘記,書籍也許是科技方面最偉大的成就。它把荷馬、柏拉圖、狄更斯等的文字送到我們的書房和床邊。自從發明紙張和印刷術後,死人也是可以說話,可以向千萬人說話。培根在1905年說:「如果船的發明被認為十分了不起,因為它把財寶貨物運到各處。那麼我們該如何誇獎書籍的發明呢?書象船一樣,在時間的大海裡航行,使相距遙遠的時代能獲得前人的智慧、啟示和發明,書籍是人類大部分知識的記錄、催化劑和刺激品。」
  那麼書籍和信息的區別何在呢?
  「書有長久價值」。當天的報紙已塞進垃圾桶很久,但當天收到的書籍卻安然立在我們的書架上。詩人龐德說:「文學是歷久猶新的新聞。」書是載運知識的工具,越長久存在越有價值,而信息傳播則靠隨時作廢而愈益發達。
  「書是累積的」。一位作家的新作問世使我們想去讀他早期的作品。愛因斯坦的著作誘使我們去讀牛頓、伽利略、哥白尼的書。新知識補充舊知識,新信息代替舊信息,就好像今天的報紙提醒我們昨天的報紙是如何的荒謬或不完整。
  「書有焦點」。書告訴我們關於某些事物的具體內容。圖書館是按照書的類別編目的,它有系統性,但報紙和廣播則大部分只注意何時,而不注意何事,它們報道昨天以來所發生的任何事情。
  「書建立傳統」。書是建築文明的磚瓦。我們在發掘古代名著之際充實了我們自己,然後,我們寫更好的書,傳給更多的人,更為深刻,更為久遠。
  當然,我們都需要信息,作為公民,消費者,我們需要它;我們的科學技術人員需要它以求趕上時代而不落伍。
  因此,問題不在信息無用,而是它發展太快,使我們不知所措。最糟的是,信息使人上癮,我們渴望得到它,因此不知不覺地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閱讀了許多無關的東西。
  結果,我們這個時代便出現一種「趕上時代的人」,他們知道的東西很多,但卻愚昧,甚至於連最基本的常識都不知道。這種人也許知道許多國家元首的私人怪癖,名人的言行,產油國石油漲價的威脅。但講到知識的領域,談及外交政策、經濟、政治,他卻茫然無知。
  任何信息材料的價值通常是以其形成及發佈之間的那一段時間長短而決定的。這就是說,書比雜誌的價值高,雜誌比報紙的價值高,報紙又比電視或新聞廣播的價值高。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開始依靠程序逐步擺脫信息。可以先偶然停止一兩天不看報和電視新聞,然後逐漸每星期只讀一次報,只看一晚電視新聞。我們可以讀一種新聞週刊以為代替。不久就會發現,這其間大量信息雖然漏看並不會感到可惜,卻可以讀幾本書以補充我們的知識。
Author :丹尼爾·伯斯丁
 


講價「要訣」

   有些人特別善於講價,他有政治家的臉皮,外交家的嘴巴,殺人的膽量,釣魚的耐心,堅如鐵石,韌似牛皮,所以他能壓倒那待價而沽的商人。我嘗虛心討教,大概歸納起來講價的藝術不外下列諸端:
  第一:要不動聲色。進得店來,看準了他沒有什麼你就要什麼,使得他顯得寒傖,先有幾分慚愧。然後無精打采地道出你所真心要買的東西,夥計於氣餒之餘,自然歡天喜地地捧出他的貨色,價錢根本不會太高。如果偶然發現一項心愛的東西,也不可失聲大叫,如獲至寶,必要行若無事,淡然處之,在打聽諸多種物價之後,隨意問及,否則你打草驚蛇,他便奇貨可居了。
  第二:要無情地批評。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你把貨物捧在手裡,不忙鑒賞,先不厭其詳地批評一番,盡量地道出它的缺點。有些東西,本是無懈可擊的,但是「嗜好不能爭辯」,你這些東西是紅的,我偏喜歡白的,你這東西是大的,我偏喜歡小的。總之,要把東西貶得一文不值,缺點百出。這時候夥計的臉上也許要紅一塊白一塊的不大好看,但是他的心軟了,價錢上自然有了商量的餘地,我在委屈遷就的情況下來買東西,你在價錢上還能不讓步嗎?
  第三:要狠心還價。先假設每個商人都是說謊的。不管價錢多高,攔腰一砍。這需要一點膽量,要狠得下心,說得出口,要準備一副嘴臉。人的臉是最容易變的,用不了加多少錢,那副愁雲慘霧的苦臉立刻開朗,露出一縷春風。但這是最要緊的時候,這是耐心的比賽誰性急誰失敗,他一文一文地減,你就一文一文地加。
  第四:要有反顧的勇氣。交易不成,只有掉頭而去,也許走不了好遠,他會請你回來。如果他不請你回來,你自己要有回來的勇氣,不能負氣,不能講究「義無反顧,計不旋踵」。
  講價到了這個地步,也就山窮水盡了。
  這一套講價的「秘訣」,知易行難,所以我始終沒能運用。我怕費功夫,我怕傷和氣。如果我粗脖子紅臉,我身體會受傷;如果他粗脖子紅臉,我精神上要難過。我聊以解嘲的方法是記住鄭板橋愛寫的那四個大字:「難得糊塗」。
Nation :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