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森堡與玻爾到底談了些什麼儘管2002年2月5日,丹麥尼爾斯玻爾研究所公佈了有關德國科學家海森堡與丹麥科學家玻爾哥本哈根會面的有關文獻,但他們會見時到底說了些什麼,迄今仍是個謎。
最近,人們發現了海森堡寫給同行的一封信,將有望解開這一20世紀科技史上的謎案。
1940年春,德軍佔領丹麥的第二天,海森堡曾寫過一封信給他的漢堡同行———德國原子彈計劃參與者、德國核試驗計劃關鍵人物之一的德國物理化學家保爾哈特克。
在信中,海森堡請他或海森堡的學生卡爾弗裡特裡希。馮。魏茨澤克一道前往哥本哈根,因為他要在那裡同某研究機構的負責人玻爾商談要事。
這封信有可能會重新評價海森堡和波爾的哥本哈根會見。
1941年9月,海森堡前往哥本哈根,找到他的老師玻爾並與之進行了一次談話,但是談話不歡而散。
2002年2月,玻爾研究所公佈的文獻似乎仍對海森堡持有疑慮:海森堡是否想從波爾處打探為德國製造原子彈的技術?
但是,從海森堡寫給保爾哈特克的信中看,這次哥本哈根之行一年半以前就已開始策劃了。
海森堡的學生魏茨澤克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說,海森堡此行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玻爾的安全,他只想知道,他的老師是否需要在他幫助下離開哥本哈根,或者說,他至少能讓德國駐丹麥機構為玻爾提供方便。
直到1941年春天,魏茨澤克才找到機會去哥本哈根作報告。他利用這次機會為海森堡和玻爾會見積極準備。
他在哥本哈根向德國駐丹麥代表處建議,舉辦一次天體物理會議,這樣,他就能邀請海森堡到哥本哈根來。
他通過家庭的影響力見到了德國駐哥本哈根公使馮克,請他給予玻爾保護。
但公使沒有這樣做,原因是玻爾根本不願意與馮克接觸。
後來,德國公使採納了魏茨澤克的建議,在哥本哈根舉辦了一次天體物理會議。
應當時所謂「德國科學研究所」的邀請,海森堡與魏茨澤克於1941年9月一道前往哥本哈根參加會議。
然而,出人意外的是,玻爾拒絕出席德國科學研究所的活動,並對海森堡產生懷疑。玻爾的兒子阿格。玻爾後來回憶說,海森堡與他父親和其他同事談到當時的軍事局勢時說,德國會打贏這場戰爭。
其實這一點不奇怪,因為當時德軍已佔領了差不多半個歐洲,並正向莫斯科推進。對海森堡來說,他沒法在公開場合懷疑德軍會打勝仗。
最後,海森堡終於找到一個機會與玻爾一道外出散步,兩人進行了單獨談話。
現在看來,海森堡多半是接受了魏茨澤克的建議,即勸誡玻爾別跟德國公使過不去。
這次談話導致了玻爾對海森堡的疑慮,即海森堡從一開始就有目的地將自己引向德方。
兩人之間的誤解從此深深埋下。可以肯定的是,海森堡當時確實談到了原子彈的話題。
這個話題之所以如此敏感,是因為海森堡參與了納粹的原子彈製造計劃。
因此,海森堡在與玻爾交談時十分謹慎,很多話不能直說,這也因此給玻爾留下這一印象,即海森堡全力以赴地為德國製造原子彈。
事實上,德國當時的情況是,1939年9月,在陸軍裝備局領導下成立了「鈾協會」,研究如何將鈾裂變並用於軍事,但許多技術問題根本沒弄清,如製造一顆原子彈需要幾公斤或幾噸裂變物。
此外,德國手裡當時除了有鈾—225外,一無所有。1939年12月,海森堡建立了鈾反應堆基礎理論,後來試驗成功。魏茨澤克的理論也證明,反應堆在運行時可以產生用於原子彈的裂變物質———鈽。
但是,1939年玻爾得出的結論恰恰相反,他認為,自然鈾在獲取核能時不會產生別的主要物質,也就是說,德國除了僅在進行核研究外,並沒有一個關於製造原子彈的具體計劃。
那麼,海森堡是否真想請教他視同慈父的導師,或者真想與玻爾密謀共同研製原子彈,迄今仍是一樁疑案。但是,玻爾當時肯定是中斷了他們之間的談話,而且氣氛很僵。
談話結束幾分鐘後,魏茨澤克曾向海森堡詢問談話情況,海森堡回答說:「全弄擰了!」
玻爾在談話20年後寫給海森堡的信中仍能讓人們感覺到,玻爾沒有將海森堡在公開場合與私下談話區別開來,也許,他肯定就不想區別開來。
直到戰後,魏茨澤克在美國見到玻爾,並問起那次的談話情況時,玻爾仍說:「哎,隨它去吧!我知道,在戰爭期間,人人都是為了自己的祖國。」
這次不歡而散的談話除說明了兩人交流上的失敗外,還說明了海森堡在政治上的幼稚和細緻感情的缺乏。
可能他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從一開始,丹麥科學家玻爾就從未把他當成朋友或保護者,而是僅僅把他視為佔領軍的代表。
最近,人們發現了海森堡寫給同行的一封信,將有望解開這一20世紀科技史上的謎案。
1940年春,德軍佔領丹麥的第二天,海森堡曾寫過一封信給他的漢堡同行———德國原子彈計劃參與者、德國核試驗計劃關鍵人物之一的德國物理化學家保爾哈特克。
在信中,海森堡請他或海森堡的學生卡爾弗裡特裡希。馮。魏茨澤克一道前往哥本哈根,因為他要在那裡同某研究機構的負責人玻爾商談要事。
這封信有可能會重新評價海森堡和波爾的哥本哈根會見。
1941年9月,海森堡前往哥本哈根,找到他的老師玻爾並與之進行了一次談話,但是談話不歡而散。
2002年2月,玻爾研究所公佈的文獻似乎仍對海森堡持有疑慮:海森堡是否想從波爾處打探為德國製造原子彈的技術?
但是,從海森堡寫給保爾哈特克的信中看,這次哥本哈根之行一年半以前就已開始策劃了。
海森堡的學生魏茨澤克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說,海森堡此行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玻爾的安全,他只想知道,他的老師是否需要在他幫助下離開哥本哈根,或者說,他至少能讓德國駐丹麥機構為玻爾提供方便。
直到1941年春天,魏茨澤克才找到機會去哥本哈根作報告。他利用這次機會為海森堡和玻爾會見積極準備。
他在哥本哈根向德國駐丹麥代表處建議,舉辦一次天體物理會議,這樣,他就能邀請海森堡到哥本哈根來。
他通過家庭的影響力見到了德國駐哥本哈根公使馮克,請他給予玻爾保護。
但公使沒有這樣做,原因是玻爾根本不願意與馮克接觸。
後來,德國公使採納了魏茨澤克的建議,在哥本哈根舉辦了一次天體物理會議。
應當時所謂「德國科學研究所」的邀請,海森堡與魏茨澤克於1941年9月一道前往哥本哈根參加會議。
然而,出人意外的是,玻爾拒絕出席德國科學研究所的活動,並對海森堡產生懷疑。玻爾的兒子阿格。玻爾後來回憶說,海森堡與他父親和其他同事談到當時的軍事局勢時說,德國會打贏這場戰爭。
其實這一點不奇怪,因為當時德軍已佔領了差不多半個歐洲,並正向莫斯科推進。對海森堡來說,他沒法在公開場合懷疑德軍會打勝仗。
最後,海森堡終於找到一個機會與玻爾一道外出散步,兩人進行了單獨談話。
現在看來,海森堡多半是接受了魏茨澤克的建議,即勸誡玻爾別跟德國公使過不去。
這次談話導致了玻爾對海森堡的疑慮,即海森堡從一開始就有目的地將自己引向德方。
兩人之間的誤解從此深深埋下。可以肯定的是,海森堡當時確實談到了原子彈的話題。
這個話題之所以如此敏感,是因為海森堡參與了納粹的原子彈製造計劃。
因此,海森堡在與玻爾交談時十分謹慎,很多話不能直說,這也因此給玻爾留下這一印象,即海森堡全力以赴地為德國製造原子彈。
事實上,德國當時的情況是,1939年9月,在陸軍裝備局領導下成立了「鈾協會」,研究如何將鈾裂變並用於軍事,但許多技術問題根本沒弄清,如製造一顆原子彈需要幾公斤或幾噸裂變物。
此外,德國手裡當時除了有鈾—225外,一無所有。1939年12月,海森堡建立了鈾反應堆基礎理論,後來試驗成功。魏茨澤克的理論也證明,反應堆在運行時可以產生用於原子彈的裂變物質———鈽。
但是,1939年玻爾得出的結論恰恰相反,他認為,自然鈾在獲取核能時不會產生別的主要物質,也就是說,德國除了僅在進行核研究外,並沒有一個關於製造原子彈的具體計劃。
那麼,海森堡是否真想請教他視同慈父的導師,或者真想與玻爾密謀共同研製原子彈,迄今仍是一樁疑案。但是,玻爾當時肯定是中斷了他們之間的談話,而且氣氛很僵。
談話結束幾分鐘後,魏茨澤克曾向海森堡詢問談話情況,海森堡回答說:「全弄擰了!」
玻爾在談話20年後寫給海森堡的信中仍能讓人們感覺到,玻爾沒有將海森堡在公開場合與私下談話區別開來,也許,他肯定就不想區別開來。
直到戰後,魏茨澤克在美國見到玻爾,並問起那次的談話情況時,玻爾仍說:「哎,隨它去吧!我知道,在戰爭期間,人人都是為了自己的祖國。」
這次不歡而散的談話除說明了兩人交流上的失敗外,還說明了海森堡在政治上的幼稚和細緻感情的缺乏。
可能他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從一開始,丹麥科學家玻爾就從未把他當成朋友或保護者,而是僅僅把他視為佔領軍的代表。
Author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