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8日 星期一

時隱時現的神秘島

1933年4月,法國考察船「拉納桑」號來到南海進行水文測量。
他們在海上不停地來回航行,進行水下測量的作業。
突然,船員們見到在上一回駛過的航道上竟矗立起一座無名小島,島上林木蔥蘢,水中樹影婆娑。
可在半個月後,當他們再來這裡測量時,卻又不見了這個小島的蹤影。
對於這個時有時無、出沒無常的神秘小島,大家都莫名其妙、不解真情,只好在航海日誌上註明:這是一次「集體幻覺」。

  3年後,即1936年5月的一個夜晚,一艘名叫「聯盟」號的法國帆船航行在南海海域。

這艘新的三桅帆船準備開往菲律賓裝運椰干。「正前方,有一個島!」
在吊架上望的水手突然一聲呼叫,頓時驚動了船上的所有船員。
船長蘇納斯馬上來到駕駛台,用望遠鏡進行觀察。
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一個小島。
他感到納悶,航船的航向是正確的,這裡離海岸還有250海里,過去經過這裡時未見過這個小島,難道它是從海底突然冒出來的嗎?
可是島上密密的樹影,又不像是剛冒出海面的火山島。
船長命令舵手右轉90°,吩咐水手立即收帆。就這樣,「聯盟」號緩緩繞過了一座神秘的小島。
這時,船員們都伏在右舷的欄杆上,注視著前方。
朦朧的夜色映襯著小島上搖曳的樹枝,眼前出現的事,真如夢境一般。
此時,船上航海部門的人員趕緊查閱海圖,進行計算,確定船的航向準確無誤,羅經、測速儀也工作正常。
再查看《航海須知》,可那上面根本就沒有這片海域有小島的記載,而且,每年都有幾百、上千條船經過這裡,它們之中誰也沒有發現過這個島嶼。
忽然,前面的島嶼不見了,可過了一會兒,它卻又在船的另一側出現了!

  船長和他的船員們緊張地觀察著出現在他們面前的如同黑色幕布般的陰影。

突然一聲巨響,全船劇烈地搖晃起來。
緊接著,船體肋骨發出了嘎吱嘎吱的聲響,桅桁和纜繩相扭結著,發出陣陣的斷裂聲。
一棵樹嘩啦一聲倒在了船首,另一棵樹倒在了前桅旁邊,樹葉颯颯作響,甲板上到處是泥土,斷裂的樹枝、樹皮和樹脂的氣味與海風的氣味混雜在一起,使人感到似乎大海上冒出了一片森林。
船長本能地命令右轉舵,但船頭卻突然一下子翹了起來,船也一動不動了。
船員們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顯然,船是擱淺了。
天終於亮了,船員們終於看清大海上確實有兩個神秘的小島,「聯盟」號在其中的一個小島上擱淺了,而另一個小島約有150米長,它是一塊筆直地直插海底的礁石。
好在船的損傷並不嚴重。船長吩咐放兩條舢板下水,從尾部拉船脫淺。
船員們在舢板上努力划槳,一些人下到小島使勁推船,奮戰了兩個多小時,「聯盟」號終於脫險。

  「聯盟」號緩緩地駛離小島。兩個小島漸漸地消失在人們視野之中。

這一場意想不到的險惡遭遇,使全船的人都膽顫心驚。精疲力竭的船員們默默地琢磨著這一難解之謎。
「聯盟」號剛一抵達菲律賓,船長蘇納斯就向有關方面報告了他親身經歷的這次奇遇。
當地水道測量局等有關單位的人員聽後說,在這片海域從來也沒有發現過島嶼。
其他船上的水手們也以懷疑的態度聽著「聯盟」號船員的敘述。
顯然,大家都認為這是「聯盟」號船員的集體幻覺。船長蘇納斯不想與他們爭辯。
他決定在返回時再去尋找這兩個小島,記下它們的準確位置。
開船後兩天,理應見到那兩個小島了,他卻什麼也沒有見到。
他們在無邊的大海上整整轉了6個小時,還是一無所獲,兩個小島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蘇納斯雖有解開這個謎的願望,但他不能耽擱太久,也不能改變航向,只好十分遺憾地駛離了這片海區。

  在19世紀30年代,有艘輪船在地中海西西里島南面海域航行,海員們看到前面一大片海水在沸騰,波濤洶湧,雷聲隆隆,突然升起一個高20多米、寬700多米的水柱,不久又升起水蒸氣煙柱,衝向500多米的高空。

到了晚上,遠遠看去,煙柱裡紅光閃閃,火焰翻滾,把海面也照亮了。
一周後,海員們又路過這裡,看到海面上漂浮著大量浮石和死魚,前面新添一座8米高的小島,蒸氣煙柱還在噴發呢。
當時,人們就叫這個島為格雷漢姆島。又過了一周,當地質學家霍夫曼來到島嶼附近考察時,發現它已高出水面20多米了。
再過了10天,這個小島又長高啦,它已高出海面60米,島的周圍長1.8千米。
奇怪的是,這個海島在4個月後卻消失不見了。後來,它又幾經滄桑,曾多次出現和消失,最近一次出現是在1950年,可是不久,它又消失了。

  因為格雷漢姆島忽隱忽現,出沒無常,所以人們又叫它「幽靈島」。

這種海上的「幽靈島」在愛琴海的桑托林群島、冰島、阿留申群島、湯加海溝附近海域曾多次出現過,這些都是海底火山玩的「魔法」。

 


Author :

2018年5月27日 星期日

死亡之地

在世界上一些人跡罕到的地方,隱伏著不少令人談虎色變、不寒而慄的死亡之地。

  中國雲南騰沖縣的迪石鄉,有一個「扯萑泉」,此泉是個土塘子,面積不大,泉水充盈,表面看來一切正常,但它有股毒性,不但能扯下天上飛禽,還能扯死2、3千克重的大鴨子。

鳥兒一旦飛臨泉塘上空,就掉地死亡;走獸誤飲泉水,便一命嗚呼。
有人前去觀奇獵異,好久不見鳥兒飛過,便向農家買來鴨子作試驗,只見鴨子哀叫幾聲,掙扎著漂浮2、3分鐘,就不再動彈了。

  印尼爪哇島上的死亡之洞,位於一個山谷中,共有6個龐大的山洞組成。

據說不論是人,還是動物,只要站在距沿口6~7米遠的範圍內,就會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吸進去,一旦被吸住,就是使出渾身解數也無法脫身,洞口附近已堆滿了動物和人的屍骨殘骸。
死亡洞為何有生擒人獸的絕招?被它吸住的人和動物是慢慢餓死,還是中毒而死?
至今無人能回答得出。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北部庫克敦以南數公里的公路旁,有一座神秘的山,山峰呈黑色,幾乎沒有土壤,很少有植物生存,因此被人稱為黑山。

這座山不僅因其顏色而有不祥之兆,而且傳說山上地道、洞穴比比皆是。
經常有大批的蝙蝠出沒活動,還有長達5米多,如人的大腿粗的巨蛇大蟒。
當地土著居民都對這座山懷有無比的恐懼,無人敢輕易涉足和攀登。
1977年,曾有一個名叫格雷諾的男子騎馬尋找迷路的牛來到山下,他不聽人們的勸告,強行闖入山中,結果一去不返。
後來又有一個警察追趕逃犯,雙雙進入山中,也都失去蹤跡。
  美國加州和內華達州毗鄰地帶,有一個死亡谷,長225千米,寬6.26千米,面積1408平方公里,兩側懸崖峭壁,險象環生。

1849年,一支由48人組成的尋找金礦的勘探隊來到這裡,結果無一生還。
後來又有不少人前去探險,結果均遭不測。令人難以理解的是,這個被死神統治的地方,竟是飛禽走獸的「極樂世界」。
據初步統計,這裡繁衍著230多種鳥類、19種蛇類、17種蜥蜴、1500多頭野驢,還有各種各樣、光怪陸離、多如牛毛的昆蟲。
究竟是什麼原因會威脅人的生命、卻不傷害這些飛禽走獸,人們至今迷惑不解。
  有趣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與瓦維爾諾湖附近也有2個死亡谷,它們與美國的死亡谷恰好相反,它們不會危害人類的生命,卻經常威脅飛禽走獸的生存。

據人們統計,在這2個谷地中,每年死於非命的各種動物多達360多頭。至今,人們仍無法解釋它們的死因。

  然而,更令人稱奇的,要數距「上帝的聖潭」僅40公里的巴羅莫角,這個錐形半島被人們稱為「死亡之角」。

該島的錐形底部連接著湖岸,大約有3公里長。這裡人跡罕至。直到20世紀初,因紐特人亞科遜父子前往帕爾斯奇湖西北部捕捉北極熊。
當時那裡已經天寒地凍,小亞科遜首先看見了巴羅莫角,又看見一頭北極熊笨拙地從冰上爬到島上,小亞科遜高興極了,搶先向小島跑去,父親見兒子跑了,緊緊跟在後面也向島上跑去。
哪知小亞科遜剛一上島便大聲叫喊,叫父親不要上島。
亞科遜感到很納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他從兒子的語氣中感覺到了恐懼和危險。
他以為島上有兇猛的野獸或者有土著居民,所以不敢貿然上島。
他等了許久,仍不見兒子出來,便跑回去搬救兵,一會兒就找來了6個身強力壯的中青年人,只有一個叫巴羅莫的沒有上島,其餘人全都上島去尋找小亞科遜了,只是上島找人的人全找得沒了影兒,從此消失了。
巴羅莫獨自一人回去了,他遭到了包括死者家屬在內的所有人的指責和唾罵。
從此人們將這個死亡之角稱為「巴羅莫角」。
再也沒有人敢去那島了。
  幾十年過去了,在1934年7月的一天,有幾個手拿槍支的法裔加拿大人,立志要勇闖奪命島,他們又一次登上巴羅莫角,準備探尋個究竟。

他們在因紐特人的注視下上了島,隨之聽到幾聲慘叫,這幾個法裔加拿大人像變戲法一樣被蒸發掉了。
這一場悲劇,引起了帕爾斯奇湖地區土著移民的極度恐慌,有人乾脆遷往他鄉去了。
沒有搬走的居民發現,只要不進入巴羅莫角,就不會有危險。

  1972年,美國職業拳擊家特雷霍特、探險家諾克斯維爾以及默裡迪恩拉夫婦共4人前往巴羅莫角。諾克斯維爾堅信,沒有他不敢去的地方,沒有他解不開的謎。

於是在這年4月4日,他們來到了「死亡角」的陸地邊緣地帶,並且在此駐紮10天,目的是觀察島上的動靜。
默裡迪恩拉夫人是愛達華州有名的電視台節目主持人。
她拍攝了許多島上的照片,從照片上可以看見許多兔子、鼠、松雞等動物,而且島上樹木叢生,鬱鬱蔥蔥,絲毫看不出它的凶險之處。
因此,諾克斯維爾認為「死亡角」一定是當地居民杜撰出來或是他們的圖騰與禁忌而已。直到4月14日,他們開始小心地向「死亡角」接近,以免遭受不必要的威脅。
拳擊手特雷霍特第一個走進巴羅莫角,諾克斯維爾緊隨其後,默裡迪恩拉夫人走在最後,他們呈縱隊每人間隔1.5米左右,慢慢深入腹地。
一路上他們小心翼翼,走了不久,就看見了路上的一架白骨。
默裡迪恩拉夫人後來回憶說:「諾克斯維爾叫了一聲:」
這裡有白骨『,我一聽,就站住了,不由自主地向後退了兩步,我看見他蹲下去觀察白骨。
而走在最前面的特雷霍特轉身想返回看個究竟,卻莫名其妙地站著不動了,並且驚慌地叫道:「快拉我一把。』
而諾克斯維爾也大叫起來:」你們快離開這裡,我站不起來了,這地方好像有個磁盤。
『「默裡迪恩拉說:」那裡就像幻片中的黑洞一樣,將特雷霍特緊緊地吸住了,無法掙脫,甚至絲毫也不能動彈。
後來我就看見特雷霍特已經變了一個人,他的面部肌肉在萎縮,他張開嘴,卻發不出任何聲音,後來我才發現他的面部肌肉不是在萎縮,而是在消失。
不到10分鐘,他就僅剩下一張皮蒙在骷髏上了,那情景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沒多久,他的皮膚也隨之消失了。
奇怪的是,在他的臉上骨骼上不能看見紅色的東西,就像被傳說中的吸血鬼吸盡了血肉一樣,然而他還是站立著的。
諾克斯維爾也遭到了同樣的命運。我覺得這是一種移動的引力,也許會消失,也許會延伸,因此,我拉著妻子逃出來。
1980年4月,美國著名的探險家組織———詹姆斯。
亞森探險隊,前往巴羅莫角,在這16人中,有地質學家、地球物理學家、生物學專家,他們對磁場進行了鑒定,還對周圍附近的地質結構進行分析,沒有在巴羅莫角找到地磁證明。
科學家認為,巴羅莫角與世界上其他幾個死亡谷極為相似。
在這個長225千米,寬6.26千米的地帶,生活著各種生禽植物,而一旦人進入,就必死無疑。
這次亞森探險隊的阿爾圖納,不顧眾人的反對,要做一個獻身的試驗。他在身上拴了一根保險帶和幾根繩子,又在全身夾了木板,然後視死如歸地走向巴羅莫角。
他與同伴約定,只要他一發聲,大家就立即將他拖出險地。
但這一次說來很怪,他一直走了近500米的路,也未發生危險,只是後來大家怕一齊陷入危險,導致無謂死亡,便將阿爾圖納強行拖了出來。
儘管這次探險仍未能為這一奇怪現象找到答案,但這個試驗證明了當初默裡迪恩拉的推測,即巴羅莫角的引力是移動的,陣發的。
這個試驗,為以後的考察工作至少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
阿爾圖納解釋說:「也許巴羅莫島上的野生動物就是憑經驗和本能掌握了這一規律,所以才得以逃離死亡,生存下來。」
這當然也包括如美國內華達與加利福尼亞相連處的死亡谷,還有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上的「死亡谷」。
 


Author :

冷熱顛倒的地方

繞行於太陽的地球,以它固有的運行規律決定了一年一度的春夏秋冬如期而至。
每當數九寒冬和酷熱的盛夏來臨之際,愛幻想的人們是多麼渴望能有一個冬暖夏涼的季節呀。

  真是天公作美,隨人心願,世上竟有一部分幸運的人居住在冬暖夏涼的「地方」,這「地方」就是遼寧省東部山區桓仁縣境內被人們歎為觀止的「地溫異常帶」,這條「地溫異常帶」一頭繫於渾江左岸,沙尖子滿族鎮政府駐地南1.5公里處的船營溝裡;另一端繫於渾江右岸、寬甸縣境內的牛蹄山麓。

整個「地溫異常帶」長約15398公里,面積為10.6萬平方米。
在這塊土地上,隨著夏天的到來,地下溫度便逐漸開始下降。
當氣溫高達30℃的盛夏時,在這裡地下一米深處,溫度竟至零下12℃,達到滴水成冰的程度。
特別是船營溝任洪福家房後的一道長約1000米、寬約20米的小山崗,則更為明顯。

  1995年的一個夏天,任洪福的父親任萬順,在堆砌房北頭的護坡時,發現從扒開表土的岩石的空隙裡,冒出了刺骨的寒氣。老漢感到很是驚訝。於是就在這裡用石塊壘成了長寬不足2尺、深達2尺半的小洞。夏季裡,這個小洞就變成了一個天然的冰箱,散發出陣陣寒氣,這時人站在距洞口六、七米遠時,就會被這寒氣凍的難以忍受;他們將雞蛋放在洞口,雞蛋都被冰破了皮;將一杯糖水放入洞內,很快就被凍成冰塊。入秋後,這裡的氣溫開始節節上升,到了朔風凜冽、隆冬降臨時,這「地溫異常帶」上卻是熱氣騰騰,這時在地下一米深處的溫度可達零上17℃,任洪福家的「天然大冰箱」這時又變成了「保溫箱」。

人們在任家山後的山崗上看到,雖然大地已經封凍,但種在這裡的角瓜,卻是蔓壯葉肥,周圍的小草也是綠茵茵的。
任家在這裡平整了一小塊地,上面蓋上塑料棚,在這棚裡種上大蔥、大蒜,大蔥長得翠綠,蒜苗已割了兩茬。
人們經過測定發現在這棚內氣溫可保持17℃,地溫保持15℃。
在這小崗上整個冬春始終存不住雪。
任洪福老漢充分利用了這一條件,在這道土崗的護坡前蓋了三間房子,利用洞口的冷氣製成了小冷庫。
為鄉親和沙尖子鎮飯店、醫院、酒廠、獸醫站等單位儲存魚、肉、疫苗等物品,其冷凍效果十分理想。

  無獨有偶,在河南林縣石板岩鄉西北部的太行山半腰,有一個海拔1500米叫「冰冰背」的地方,也是個冬熱夏涼的地方,在這裡陽春三月開始結冰,冰期長達5個月,寒冬臘月,熱氣如蒸,從亂石下溢出的泉水,溫暖宜人,小溪兩岸奇花異草,嫩綠鮮艷。


  人們知道,自然界的冷暖取決於太陽的光熱,隨著地球的自轉,當它與太陽的距離縮短時,太陽輻射帶給地球的熱能就增加,使地球變暖、變熱。

反之,地球就變涼、變冷。
由此形成了地球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而這奇異的土地卻打破了這一自然規律,出現了超自然的現象,它的冷熱不隨外界變化而變化,而有其自身的變化規律。
那麼,當外界變暖時它的地下為什麼會是那麼寒冷?
外界變冷時,它又是從哪裡獲得的熱源呢?

  這奇異的現象,引起了許多科研人員的注意。

他們有的認為,在這種冷熱反常的地帶,它的地下可能有龐大的儲氣構造和特殊的保溫層,大氣對流於這特殊的地質構造之中,才導致了這奇異的現象。
另有些人認為,這裡的地下有寒熱兩條儲氣帶同時釋放氣流,遇寒則熱氣顯、遇熱則冷氣顯。
還有人則認為,這個地下龐大儲氣帶的上面有一特殊的閥門,冬春自動開閉,從而導致這種現象的發生,這種種分析只是推論而已,究竟這地溫異常帶是如何形成的?
這裡的地質結構有什麼與眾不同?
還有待於科學工作者經過進一步考證,才可能解開這一帶「冷熱顛倒」之謎。
 


Author :

今天和昨天

 相隔一線太平洋島國斐濟有個小鎮懷耶沃,發生過一樁奇事:英國統治時期,教會為了要所有居民在星期天都去教堂做禮拜,曾規定禁止商店在星期天營業。
有個商店店主瓦尼亞,他的商店正好為日界線所通過,他特地開了個後門,平時在前門營業,而輪到星期天,他就在後門營業,因為後門已是星期一了。
教會對他毫無辦法。
  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還得從日界線說起。
地球每天由西向東自轉一周,新的一天究竟從哪裡首先開始呢?
地球上既然沒有一條永恆的晝夜開始的線,於是就人為地規定出一條線。
它叫國際日期變更線,簡稱日界線。日界線的西面是「今天」,線的東面還是「昨天」。

  海輪和飛機航行在太平洋上,從西往東越過日界線時,日期就要減去一天,撕去的日曆要重新貼上,那失去的光陰彷彿重新「返回」來了;如果從東向西經過日界線,就要馬上從日曆上撕下一頁,那一天沒有度過,就要告別,時間彷彿一下子「失蹤」了。

日界線基本上是按經度180°線定的,懷耶沃鎮在經線180°線上,所以那個店主便自稱日界線從他的店裡穿過,店的東、西兩邊也就應該有兩個不同的日期,因此避開了星期天。

  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這條線稍有曲折,主要是為了避免這條線上的一些國家在同一天內出現兩個日期,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

因此,日界線有時向西偏,有時向東偏,稍有曲折。這樣一來,湯加首都努庫阿洛法,自詡為「世界上最先升起太陽的地方」;西薩摩亞首都阿皮亞緊靠日界線東側,是地球上最後看到太陽沉入地平線的地方。
 


Author :

鮮花安葬死者是從何時開始

 美麗的鮮花常常被人們用來作為美好事物的象徵,儘管現代科學家知道鮮花只不過是植物的生殖器,然而人們依舊把鮮花看得很神奇,她是那麼的美妙,以至人們越來越迷信鮮花,把它當作至高無上的禮物,許多無法表達的語言、難以傳遞的情感都要借助鮮花來表達,生日、婚禮、盛大慶典、祝壽以及生老病死那些不能表達清楚的感情,都讓鮮花去表白。

  對鮮花的迷信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

傳統的觀點認為,遠古人類在自然界競爭生存的情況下,生活是極其惡劣、殘忍而且為時短暫的。每一天都是一場為生存而作的鬥爭:每次狩獵都要冒死亡的危險,每次受傷都可能導致送命;每次轉換營地都是前途難卜,不知道是禍是福。
現代考古學家檢驗過出土的尼安德特爾人骨骼,結果顯示只有極少數尼安德特爾人因老而死,大多數的人死時都不到20歲。
傳統的觀點對歷史的描寫是極其恐怖的,似乎歷史越久遠就越黑暗越殘酷,如果完全按過去的對遠古的描繪,依現代的史前觀念,歷史早就中斷,人類早已被摧毀了。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以生活在至少6萬年以前歐洲大陸心臟地帶的尼安德特人為例,在那個時候,他們支配著世界,他們是石器時代的人類,儘管他們的生活有著艱難困厄,尼安德特爾人卻能夠憐憫弱者和懂得崇敬死人,和現在的人一樣熱愛鮮花、崇敬鮮花,用鮮花安撫死者的靈魂,尼安德特爾人這種充滿和平、愛心和仁慈的世界,由數年前史密生博物館的索列基,在伊拉克東北部沙尼達林近郊一個山洞中發掘到了證據。


  索烈基領導的考古工作隊到偏僻的札格洛斯山去,經過近10年努力,發掘到好幾層人類居住遺跡,最古的一層可追溯至最後一次冰期,其中最令人興奮的是一座屍體周圍放滿花束的墳墓,它的特別在於這裡埋葬的是一個殘廢人,將他的骨骼化石加以分析的結果顯示,他在兒童時期便喪失了右臂,而且患了嚴重的關節炎。

在現代人想像中的原始社會裡,像這種肢體殘缺的人,是不允許在童年後仍然生存下去的,因為一個僅可維持起碼生活的社會,並無能力供養和保護沒有生產能力的成員。
然而,沙尼達林的這個可能無力參加狩獵的殘廢人,卻由族人照顧了差不多40年,比我們認定的當時平均壽命長了一倍。
這個殘廢人顯然是被山洞頂部偶然脫松墜下的岩石壓死的,族人不僅安葬了他,而且讓他長眠在採摘回來的花卉中。
雖然花卉早已腐化,但植物學家知道幕穴裡的確放了許多鮮花,因為那些花卉所含花粉用顯微鏡看得清清楚楚,在潮濕的土壤中花粉仍然保存良好,甚至6萬年前摘下的鮮花屬於哪一品種,今天也能明確辨認出來,那些花共有八種:西洋蓍草、矢車菊、蜀葵、千里光、麝香蘭、聖班納比蘇、木賊和錦葵。
麝香蘭、矢車菊以及錦葵似乎只是放在墳墓中作為裝飾,而木賊則用來作鋪墊,至於其他幾種,自古以來已廣泛用作草藥,仍在過原始生活的尼安德特爾人,大概是在這個發展階段中已認識到這些植物的醫療效能,因為這些花卉采自墳墓四周廣大地區,有些更是附近沒有的品種。
所以這一定是尼安德特爾人有意識做的,其中某些花兒入墓穴便不只是表示懷念,而是用來協助死者來生健康。

  利用花粉分析,植物學家還可以斷定埋葬這屍體的季節。

墳墓中發現的花朵,通常盛開在五月尾至七月初的初夏期間,因而,我們得以知道沙尼達林這個墓穴中被鮮花簇擁著的死者,大約是在6萬年前某一個6月左右的日子死亡的。
我們無法知道用鮮花陪葬死者是從哪個時期開始的,尼安德特爾人用鮮花向死者致敬的做法和我們今天的做法一模一樣,而不是任死者暴屍荒野,說明了尼安德特爾人對死去的人懷有深厚的感情,因為那個時代肯定不存在污染環境和講究衛生的說法,與兇猛野獸共同生存在大自然中的尼安德特爾人,假如不埋葬屍體動物們也會將其處理乾淨,尤其是用鮮花陪葬決不是平常意義上的措施,所以大多數學者認為,人類史前祖先所以不怕勞苦,用簡陋不便的工具挖掘大洞穴埋葬死者,其實是基於相信人死後仍有某種精神世界存在,這種對永生的信念,可能與人類的思想意識一樣悠久綿長。

  埋葬死者的習俗肯定已有非常悠久的歷史。

古人的想像能力似乎非常豐富,好像埋得越深去另一個世界就越近,而祈禱以及鮮花才能讓死者的靈魂安息。
今天的人們在多大程度上能理解這層含義?

 


Author :

一輛不吉利的紅色汽車

 1914年6月28日,奧地利的太子弗蘭茲。菲路吉南和亨赫堡太子妃兩人共坐一輛紅色的六人座新汽車去訪問波希尼亞首都沙拉埃,這時候群眾中有人拋來一顆炸彈,那炸彈碰到車邊後瞬間引起大爆炸,炸傷了四位隨員,但太子和太子妃並沒有受傷並繼續出發,不過司機先生卻弄錯了路把車駛入一條死巷,使得暗殺者有機會向著太子夫婦開槍射擊。
就因這事件才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戰,並且傷亡了一千多萬人生命,甚至使波希尼亞國滅亡。

  這不吉利的紅色汽車,就好像帶著被詛咒的惡運一樣。

自此以後它為奧地利的第五軍長伯蒂列庫將軍收買,可是不久伯蒂列庫將軍在戰爭中因戰敗被免職,後來竟發狂死亡。
然後這輛肇事的紅汽車又輾轉為將軍的部下某上尉所有。
有一天,上尉在駕駛中撞死了兩個南斯拉夫農民後,自己也碰撞樹木不治而死。

  大戰結束後,新任的猶太人州長買下這輛車,但在四個月內發生四次車禍並弄斷右臂。

自出車禍後,州長深深覺得此車是不吉利的,本想派人把它毀了,但看到工程師沙吉斯很喜歡這輛紅色汽車,所以免費轉贈給他。
某日,沙吉斯也在駕駛中翻車被壓死,然而那輛可怕的車竟幾乎沒有損壞。
隨後那輛車為一個寶石商所買,不過這寶石商也難逃厄運最後自殺身亡。
後來是為一個醫生所有。那醫生自買入車後病人突然減少、生意愈來愈差,不得已又將它轉賣給瑞士的一位賽車選手。
這賽車選手在賽車中因出意外,自車內被拋出,頭部撞上石壁而死。
於是此輛車就換成某菜農場主所有。他把它修理後駕駛出去,於半路上發生了故障不再前進。
這時正好有人駕著馬車經過,所以他拜託那馬車主人幫忙,把這有故障的車子拖到街上修理,但想不到馬車一拉汽車,汽車的引擎就突然發動直衝出去,並且把前面的馬車碾過,再撞進了路邊的水溝。
這一次,馬車主人、馬和汽車主人都意外死亡。

  逐漸地這輛紅色汽車的詛咒愈來愈出名,後來它被汽車修理廠的老闆哈許菲德買去修理,並且改塗成藍色,但已沒人敢買,不得已他只好自己留用了。

某一天他為參加婚禮,駕著此車載了六名朋友趕路前去,途中在想超越前面的汽車時不小心翻車,頃刻間車內的7人有5人傷亡。
雖然這輛車是如此的不吉利,不過由於它是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紀念性汽車,因此政府便將該車修理後寄存於維也納博物館。
但第二次大戰發生後,它被同盟國的空軍轟炸成碎片、不留痕跡。
算一算經此車所害的共有16人死亡,若連因此而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也算進去的話,大約死了1000多萬人,真是一輛被詛咒的不祥轎車啊!
 


Author :

這些船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人類航海史上,「瑪麗亞。謝列斯塔」號的船員神秘失蹤成了海上神秘現象的象徵。
然而,這樣的事件絕非僅此一次,在「瑪麗亞」號出事之前就有過,以後也一再發生。
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國3桅快船「艾倫。奧斯汀」號的奇異經歷。

  1881年12月12日,「艾倫。奧斯汀」號正在北大西洋航行,遇到一艘雙桅帆船在海上漂蕩,船上空無一人。

於是船長格裡芬派大副上船察看。
大副來到船上,發現船尾的船號及註冊港地名均被抹掉,但帆船是完好的,貨艙裡滿是瓶裝的果汁和葡萄酒,儲艙裡還有大量的食物和淡水,但所有的船上文件不翼而飛。
格裡芬船長決定把它拖到目的港,需要3名海員上到那艘船去,可船員們都十分迷信,誰也不願意去執行這樣的任務。
無奈,船長只得許以重酬,才有3人應命而去。
兩個星期的拖航十分順利,在離岸還有3天路程的時候,突然起了一陣大風,拖索繃斷了,夜裡兩船失去了聯繫。
一天後,「艾倫。奧斯汀」找到了這艘帆船,此時距紐約目的港只有300海里。
船長發現派上船的人失蹤了,於是再許以重賞,費盡口舌,終於又動員3名水手登船配合拖航,拖航重新開始。
第二天黎明,「艾倫。奧斯汀」號的值班舵手發現航速突然快了許多,再看後面的拖船,已不知去向。
船長為了找到這艘神秘的帆船,花了好幾天的時間,但再也不見其蹤影。
這艘帆船以後再也沒有人看到過,成了航海史上的一大奇案。

  1894年,德籍海輪「匹克荷本」號在印度洋發現了一艘帆船,無人駕駛,船員全都死亡,但死因不明,惟一的一個活著的,也已經發瘋,究竟發生了什麼,誰也搞不明白。

「匹克荷本」號船長只好命令把船帶走,一起靠到了南非的開普敦港。
當地海事管理機構為調查此事花了一年時間,最終也僅搞清發瘋的正是該船的船長,而事故原因仍一無所知。

  還有一艘荷蘭貨船的遭遇也讓人百思不解。

這一事件發生在1948年的蒸汽貨輪「烏蘭克。密達」號上。
這年2月,出事那天天氣晴好,但這艘貨輪發出了SOS求救電波,根據當地英國和荷蘭雷達站的測定,出事船正位於馬六甲海峽。
電文稱:「船長和官員們都死了,船上活著的也許只有我一個人了。」
隔了一會兒後又說,「我快要死了!」隨後再也沒了信號。
根據雷達測報的坐標位置,立即從最近的馬來西亞和蘇門答臘派出了救援船隻。
他們在離測報點50海里處找到了這艘船。當救援人員爬上「烏蘭克。密達」號甲板時,他們見到了可怕的慘景:船上的人全死了,船長躺在船橋上,其餘的官員則分別倒在駕駛室或起居艙裡,在機艙和住艙裡發現了司爐和水手們的屍體。
無線電報務員仍然坐在自己的工作艙裡,手中仍緊緊地握著發報器的手柄。
所有遇難者的臉上都是極度的恐怖,但身上沒有任何傷痕,在把「烏蘭克。密達」號拖到港口後的一段時間後,第4貨艙不知為什麼突然起火,火勢非常迅猛,很快蔓延開來,接著,發生了爆炸,該船的神秘經歷與船一起沉入了海底,成了永久的秘密。

  1954年2月末,英國貨輪「列尼」號正航行在新加坡至科倫坡的旅程中,在離尼科巴群島約200海里的海面發現了一艘處於漂泊狀態的貨輪「霍爾丘」號,於是「列尼」把它拖到了港口。

查看該船,除了前桅折斷外,船上設施一切正常。
1萬多袋大米好好地放在艙裡,淡水、食物和燃料也儲備充足,但船員全部失蹤,至今下落不明。

  20世紀最不可思議的一艘失蹤船是丹麥的航海實習船「戈畢哈芬」號。

這艘5桅大帆船在1928年載著80名年輕的未來海員進行一次環球航海實習。
這年的12月4日,它從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啟航繼續下一階段的計劃。
大約過了1個星期,「戈畢哈芬」已駛出了4000海里,基地還收到了它的一份電報,說是航海順利,乘員狀態良好。
可這之後就再也沒了消息,也一直沒有回到哥本哈根。
這艘船的失蹤引起了丹麥社會的廣泛關注,船上的實習生中有不少出自富家或名門,這些家庭對官方的搜尋很快失去了信心。
於是自籌資金組織了搜索,當然是仍無結果。

  奇怪的是,在大西洋航行的許多船隻曾在不同的地點遇到了這艘滿帆航行的船。
  1929年1月,英屬特裡斯但—達庫尼亞群島的居民見到該船在該島與好望角之間的海域漂泊,當時正刮著大風。

幾天後,風停了下來,丹麥方面曾組織了搜尋,但一無所獲,這年的稍後一些時間,智利的漁民在作業時又見到了這艘船,接到報告後,當地的海難救助人員又進行了搜索,可仍是無功而返,於是人們認為,「戈畢哈芬」肯定已經沉沒,無人能活著回來。
可「戈畢哈芬」的故事並沒有到此結束。

  20年以後,1949年10月7、8日的夜間,一艘荷蘭貨船「斯特拉特。馬蓋漢斯」號正航行在非洲南端,船長比特魯。

阿蓋爾突然發現一艘大型帆船迎面駛來,對向它發出的信號和警告全不理會,阿蓋爾船長只好緊急規避,才避免了一次撞船事故。
很快,這艘全速急駛的大船就消失在大霧之中。
阿蓋爾船長認為,它很像是失蹤了多年的「戈畢哈芬」,若船長的推測正確,那麼這艘船已在海上漂了20年了。
誰也說不清楚,在這些不幸而沉默不語的船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Author :

「瑪麗亞」號船員失蹤

1872年,世界航海史上發生了一起轟動歐美的「瑪麗亞。謝列斯塔」號失蹤疑案。
為了弄清這一事件的來龍去脈,歐美的報紙時不時地掀起一次次的報道高潮,持續數十年之久。
一百多年過去了,事件不僅沒有破解,同樣的事故反而一個接著一個,仍時有發生。
科學家為此傷透了腦筋,提出了種種解釋,但仍沒有權威的結論。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1872年12月4日正午,英國商船「簡。格拉棲亞」號執行從紐約至熱那亞(意大利)的煤油運輸任務,已經靠近歐洲海岸。

船的位置是北緯38°20′,西經17°37′。
從這兒到直布羅陀海峽剩下不到400海里,只需2天就可到達了。
天氣晴好船隻正常,大衛。莫爾霍斯船長放心地回到自己的住艙。
就在這時,他聽到前方觀測哨的叫喊「在左舷,有一艘帆船!」
這是一艘雙桅帆船。莫爾霍斯船長用單筒望遠鏡望了望,感到十分疑惑:這船怎麼忽左忽右的?
船越來越近,莫爾霍斯船長又舉起望遠鏡,這才察覺,船無人操縱,所以忽左忽右地亂擺。
「簡。格拉棲亞」號向這艘船靠攏,距它約百米時,船長終於看清了,那艘船正是「瑪麗亞。謝列斯塔」號。

  船長十分高興,他與「瑪麗亞」號船長美國人勃裡格斯是老朋友,兩人自幼就認識,幾乎同時成了船長,又在同一年結婚,友誼非比尋常。

船長命令大副傑瓦帶兩名水手上去看個究竟。大副等三人上了甲板,船上一片狼藉,一片寂靜。
有一個現象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前貨艙是打開的,艙口蓋板朝天放在甲板上。
由於前艙敞開著,艙底已積了不少的水,大約有1米深,亂七八糟的繩纜散在甲板上,有的還甩到了舷外。
後貨艙也敞開著,但蓋板並沒有朝天,而是正常地放在旁邊,裡面同樣進了不少的水。
大副命令2名水手先檢查一下貨艙,看有何缺損,自己則快速向後甲板跑去。
船尾的塔樓都關著,窗門不是用帆布遮著就是被釘死了。
他來到船長室,舷窗莫名其妙地開著,所有的東西都是潮呼呼的。
不過傢俱都是好好的,桌子上還有一些捲著的海圖。
大副又打開隔壁「瑪麗亞」號大副的住艙,那兒的舷窗關著,所以顯得乾燥,一切擺設井然有序。
奇怪的是,水手艙裡的木工工具箱打開在地毯上。
大副看桌上打開著的航海日誌。
上面最後一頁的日期是1872年11月24日,航海日誌上記載著,這天正午,船的位置是北緯3°57′、西經27°20′。
大副把這一經緯度記在了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又進入了後一個休息艙。
這兒看起來人們好像剛離開,餐桌上放著湯碟、餐具,在燈座旁還有一架縫紉機,放著一件未完成的小孩衣服,地板上還有玩具。
看來勃裡格斯船長是帶著妻子和孩子一起航行的。
大副又看到在寫字檯上放著一塊記事石板,上面寫著,1872年11月25日晨8時,船的位置在聖瑪麗亞島(亞速爾群島中的一個島嶼)東南偏南3海里。
在書桌的下抽屜,大副發現了一隻鑲有珍珠的首飾盒,沒有上鎖,裡面有戒指、手鐲、首飾和鑲有寶石的珍珠項鏈及許多小首飾。
旁邊還有一隻小木盒,裡面放著一疊英鎊,每張面值是10英鎊,而在英鎊的下面是另一疊稍許薄一點的美金,每張面值為20美元。
這說明船隻並沒有遭到強盜的搶劫。
大副又按原路走向出口。可他突然停住在船長室裡,他忽然察覺,房間裡到處是水漬,只有一隻小箱子是乾的。
這說明它是在住艙進水後才放到這裡的。
難道船上還有活人?2名水手清點完艙裡的貨物。
總共有1700桶純酒精,好像是白蘭地用的原料,最後一桶已打開,少了1/3.儲藏室裡還放著很多的食品:火腿、燻肉、魚乾、蔬菜、麵粉和大塊的黃油。
庫存量足夠全船半年食用。
在船首綁住的木桶裡是充足的淡水,僅有一隻木桶繩索鬆開了。
後甲板救生艇不見了,4人小艇也不見了,左邊的舷梯扶手被拆掉了。
只能假設,因為某種原因,勃裡格斯船長他們坐救生艇棄船而去,而且走得很急。
船上六分儀沒有了,航海鍾也不見了,除了航海日誌外,所有的證件都不見了。
船上的羅盤摔在了地上,底座也移動了地方,而且是弄壞了。
可勃裡格斯怎麼可能逃到小艇上而不帶羅盤的呢?是海盜干的?
但船上滿載著酒精原料,這是海盜最喜歡的東西。
而且船長的珍貴物品都放在原處,錢、首飾都沒拿走。
莫爾霍斯瞭解勃裡格斯船長,他決不會拿他妻子和小女兒的生命開玩笑的。
莫爾霍斯船長命令把「瑪麗亞」號開到直布羅陀。

  1872年12月7日,「簡。格拉棲亞」號和「瑪麗亞」號順利到達直布羅陀。

莫爾霍斯船長正式向直布羅陀當地政府申明,他們在大西洋上救回了「瑪麗亞。謝列斯塔」號。
美國駐當地的領事通知了「瑪麗亞」號的船主。直布羅陀屬英國管轄,所以皇家法律顧問兼當地總檢察官查理。弗羅特組成了一個專門委員會來調查事件的原因。
委員會的成員有海軍部官員、英國海軍一些有經驗的艦長、造船工程師和律師。
委員會責成莫爾霍斯船長用3天時間寫一份詳細報告。
委員會對「瑪麗亞」號作了檢查。
他們詢問了船的狀況,核對了莫爾霍斯報告中列舉的證物,看了航海日誌以及記事板上的留言。
2月18日和20日,海軍官員又專門聽取了「簡。格拉棲亞」號大副及另兩名登過「瑪麗亞」號的水手的證詞。

  「瑪麗亞。謝列斯塔」號,1862年在蘇格蘭的斯凱島下水,船隻載重282噸,長30米,寬7.6米,吃水3.5米。

最初的英國船主命名它叫「亞馬遜」號。
該船航行不到1年,就以其良好的性能而享譽歐美,但有一次因船長的失誤,「亞馬遜」號擱淺了,不得不進廠大修,然後賣給了美國人。
新主人不喜歡原先的船名,命名為「聖女。瑪麗亞」。
此後「瑪麗亞」號順利地完成了多次橫越大西洋的航運,因其良好的性能,成為當時北美東岸的著名船舶。
以後此船又幾經轉手,換了多任船長,最後更名為「瑪麗亞。謝列斯塔」號。
經過用最新的技術徹底的改造後,性能更強於以往,美國航運局毫不猶豫地授予了新船主一張「最高等級船舶」的證書。
「瑪麗亞。謝列斯塔」號船長是彭查敏。勃裡格斯,38歲,美國人,生於馬薩諸塞州,已有近20年的航海資歷,是一位有經驗的船長。
為人有禮、誠懇、友善,在直布羅陀頗受尊敬。他是在「瑪麗亞」離開紐約前10天才接任這次船長職務的。
在他接任之前,船由勃裡格斯的現任大副阿貝爾。理查遜指揮。
此人是緬因州人,好冒險,曾在波士頓至澳大利亞航線上創造過快航紀錄,但是「瑪麗亞」號船主不喜歡理查遜這種過分逞強的性格,所以改聘勃裡格斯當了船長。
但理查遜非常喜愛「瑪麗亞」號,哪怕只當副手也願留在船上。
「瑪麗亞」號船主古米。文切斯特,原本也是一位船長,文切斯特的小女兒弗朗西絲卡就在不久前嫁給了大副理查遜為妻。
  直布羅陀調查委員會在調查過程中,曾發現「簡。格拉棲亞」號的傑瓦大副有隱瞞事情真相的嫌疑:大副認定,是風暴讓勃裡格斯船長決定帶上家眷和船員棄船逃生,但是,調查委員會瞭解到,在11月的最後一周時間裡,亞速爾群島海域不曾發生過任何風暴。

起碼有15艘以上的船隻,在這段時間曾在同一海域航行。
除此之外,委員會還根據下列事實,否定船隻遇到風暴的說法。
在休息艙裡放著一架縫紉機,在它拋光了的台板上,放著線坨、針和機油。
如果風浪大到船不能駕駛了,其搖擺的劇烈可想而知,這些東西何以還能保持在光滑的石板上而不滑落到地上去呢?
同樣的道理,在休息室的桌子上還有盤子也不曾滑落,連茶杯也不曾有一個打碎。
至於艙底的積水,那完全可能是船殼木板裂縫或外金屬殼貼得不密封而漏進去的。
後來,在水的浸泡下,木板又把裂縫脹死,所以不再進水。而船長房裡,因為舷窗沒關,所以東西都變潮濕了。
不僅如此,在記事板的下面還發現了另一條留言,「弗朗西絲卡我最最親愛的妻呀!」
這些字是用尖的物件劃在石板上的。
弗朗西絲卡是理查遜夫人的名字,即「瑪麗亞」號大副的妻子、船主的女兒。筆跡鑒定證明,這是查理遜大副的手跡。
傑瓦先生否定在「瑪麗亞」號上可能發生了暴動和謀殺,他的論據是,似乎在船上不曾發現有暴力事件的痕跡。
但在勃裡格斯的床下發現一把刀,刀身上有許多褐色的污跡,這可能是暴動中犧牲者的血跡。
另外還在甲板的不同角落找到了許多這樣的污漬,在右舷的扶手上也有。
此外,在這些扶手上還發現了好幾處很深的砍痕,最大的可能是用斧子劈的。
經過詳細的勘查,人們還發現了諸多疑點,而有些疑點甚至還帶有神秘色彩;為什麼船上的貨艙蓋板都是打開著的?
為什麼第一艙的蓋板又是朝天放置的?
為什麼後甲板上部艙室的窗戶全用木板遮住或乾脆釘死?為什麼後住艙有1個照明舷窗是敞開著的?
為什麼木工工具箱會放在理查遜大副的住艙內?
為什麼第二根桅桿上的帆都放了下來?
為什麼船上的一切證件都找不到了,而惟獨留了航海日誌?為什麼有一隻酒精桶是打開著的?
但誰也不能對其中的任何一個問題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在這些互相矛盾的諸多疑點中,簡直看不到任何走出迷宮的跡象,於是調查委員會決定再看看船的水下部分會不會有什麼異常。
他們請來潛水員下水勘查。
潛水員發現船的首柱、龍骨和船舵都保持良好,說明該船既沒有擱過淺,也沒有與別的船相撞過。
但發現船首的外殼在水面上約半米處有一條2米長的劃痕。
他用手觸摸了一下,劃痕竟深達1英吋,寬有1英吋多。
從外形判斷,這個劃痕不是船幫與碼頭擦撞所產生,而更像是有人用銳利的工具特意劃的。
於是,潛水員再次下水,在船的另一側同一位置上,也看到了這樣的劃痕,潛水員把這一重要的疑點報告了調查委員會的專家。
是誰在船首兩側近水處劃上這樣的劃痕?
倫敦來的探長們用專業手段確定,這兩條劃痕是在3個月前劃上的,也就是船隻遭到遺棄的那個時間———1872年的11月末。
褐斑的鑒定結果終於出來了,刀身上的不是血,且時間已經久遠,在甲板和帆布上的斑跡是鐵銹、橄欖和某種湯汁的混合物。

  英國偵探通過紐約警局的幫助調到了「瑪麗亞」號全體船員的材料,瞭解到全隊中有4位挪威的一級水手。

材料上說,他們不僅技能精湛且品行良好。
看來,這些水手不大可能製造暴亂。到這個時候,總檢察官才不得不同意非暴動的分析。

  1873年3月12日,對事件的調查暫告結束,調查委員會宣告解散。兩天後,直布羅陀法院確定了給予莫爾霍斯船長的獎金數額———1700英鎊。

人們對這一撲朔迷離的船員失蹤事件提出了許許多多幼稚可笑的假設。
  有人猜想是「瑪麗亞」號上突然流行了鼠疫之類的傳染病。

中世紀的歐洲,鼠疫、霍亂、黃熱病、痢疾等可怕的疾病曾有過百年的傳染史。
這些疾病一直被認為是遠航海員的大患。
有這種想法也很自然,當時船上的衛生條件極差,缺乏完備的衛生條件來保存飲用水和食品,很容易暴發傳染病,常發生全船人員喪命的可怕事件。
「瑪麗亞」號上的鼠疫首先在水手中傳播,勃裡格斯船長知道了疫情以後,試圖全力保護自己的女兒、妻子和其他官員,不得不命令堵死水手艙。
但水手們奮力反抗並得以突圍,反而把船長關在了後甲板的住艙裡,並釘死了窗戶。
由於絕望,患病的水手們打開了貨艙,試圖用酒精來忘卻對絕症的恐懼,過量的酒精使水手們很快醉倒。
此時勃裡格斯船長和其他官員通過照明舷窗而逃出了住艙。
由於慌張,即沒有帶食物,也沒有帶水,放下了惟一的一艘小艇逃生,最後又被風暴所吞噬。
船上的那些水手,當他們醒來發現只剩下了自己以後,絕望至極,為了少受病痛的折磨,全都跳海自殺了。

  另一些人則推測說水手們殺死了船長和官員,把他們的屍體拋入大海,然後乘上小艇企圖到亞速爾群島登陸。

可一場大風,使得本已被病痛折磨得疲憊不堪的水手們,再也無力應付,全都葬身魚腹。
紐約《時代報》刊出文章,稱「瑪麗亞。謝列斯塔」號的船長本人患有精神疾病,心理上的嚴重失衡只有其親人才有所瞭解。
船長病情間隙發作,但發作時變得極其瘋狂,此時勃裡格斯會完全失去理智,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
不幸的是,在當天惡劣的風浪條件下,他的病又發作了,他拿起了自己的馬刀,揮舞著砍向一切遇到的人,甚至連他的女兒和妻子也沒能倖免。
當他恢復理智時,明白了所發生的一切,他把屍體拋入海裡,擦去了痕跡,銷毀了船上的文件,但遺忘了航海日誌。
隨後乘上小艇逃走,可最後還是因飢渴而死於海上。
小艇一旦無人駕駛,很快因囤積水太多而沉入海底。
  英國《海事》雜誌的解釋是,勃裡格斯船長的女兒十分任性和頑皮,她整天在甲板上亂竄,妨礙了水手們的正常工作。

只有當海面上出現了一群惹人喜愛的海豚以後,小女孩才被它們深深地吸引而變得安靜下來。
從這以後,她整天呆在船頭,觀看海豚魚躍和嬉水。
船長看到海豚使索菲變得安靜,於是讓水手做了一個專門的平台,懸掛在船首,女兒站在那裡欣賞這些可愛的動物。
外吊的平台不時地與船殼撞擦,這就留下了上述兩條深深的劃痕。

  1884年初,英國當代大名鼎鼎的偵探作家柯南道爾也用「瑪麗亞」號事件構思一部小說,作家的豐富想像和生花妙筆讓讀者們對這個故事信以為真,一時成了街談巷議的主題。

柯南道爾的這篇特寫又使人們記起了12年前那個謎團。
於是,關於大西洋的諸多秘密一時又成了報紙熱衷刊登的題材。
「瑪麗亞。謝列斯塔」號這艘不大的帆船也就名聲遠播,成了不吉利的代名詞。
  1874年,船主文切斯特不得不以極低的價格把它轉讓給了別人。

第二年,這艘船又載貨前往烏拉圭的蒙得維的亞,途遇大風,折斷了雙桅。
經修復後仍航行於歐洲與美洲之間的運輸線上。
不過,海員們都很迷信,不到萬不得已,誰也不願在這樣不吉利的船上工作。
所以該船又幾經轉手,轉價一次不如一次。

  1885年,在美國船長巴克爾的指揮下,「瑪麗亞」號在海地島附近航行時,撞上了暗礁,數小時後就被海浪沖成了碎片。

保險公司很快查明,這是預謀犯罪,目的是騙取保險賠償。
法庭拿出了足夠的證據,是船主和巴克爾船長串通作案。
就在法庭宣判的前一天,巴克爾船長飲彈自盡。

  在19世紀至20世紀更替的那幾年,除了報刊上登載有關此船的各種文章之外,還有幾位作家把它寫成了小說。在柯南道爾之後,還有英國作家巴裡賓。

阿杜爾莫裡申,勞倫斯。基京克等,後者寫的《偉大的騙局》這部小說,是以所謂原「瑪麗亞」號上的廚師年愈84歲高齡、現居蘇格蘭某地的彭貝爾頓先生口述的形式寫成的。
上述小說無論寫得如何驚險、刺激,都不能使讀者對這起大西洋神秘事件的實際情景有所瞭解。
那麼究竟那裡發生了什麼呢?有沒有最合理的解釋呢?
 


Author :

轟炸機懸案

1943年4月4日,灼熱的太陽照耀著利比亞東北部的地中海的港口。
美國空軍在這一天準備轟炸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飛機場,目標為北方約750英里處。
此行共有25架美國轟炸機,從本哈茲附近的一個機場起飛,起飛時間定在下午1:30,這樣,轟炸機就可以在黃昏時分到達目的地,返航時飛越地中海的時間就會在夜裡,夜幕會掩護他們不受德國戰鬥機的追擊。
威廉姆。海頓上尉駕駛的是一架4引擎的B-24解放者型飛機,在這架飛機的機身上寫著「女士你好」幾個字。
這個名字是海頓和他的8位機組成員精心挑選的,他們都是第一次執行戰鬥任務。
11架轟炸機轟炸了首批目標,剩下的飛機攻擊了第二批目標。
儘管有一些飛機被高射炮擊傷,還有一些飛機的發動機出了問題,但除了「女士你好」外,所有的飛機都安全地返回了基地。
子夜剛過的時候,機場的指揮塔收到了「女士你好」發來的無線電信號。
海頓上尉報告說,由於厚重的雲層遮住了北非的港口,他找不到基地。
他還說,他越來越擔心油不夠,他請求機場給予無線電定位,讓他能夠順利地降落到機場。
海頓得到了定位幫助。
但是,直到天亮,「女士你好」也沒有回來。基地派出部隊對地中海地區進行了搜索,但是沒有找到任何關於這架失蹤的轟炸機的線索。顯然,飛機墜毀了,機上人員都沉入了大海。

  16年過去了,1959年,一個石油勘探隊向駐守在維勒斯基地的美國空軍報告說,他們在本哈茲以南440英里處利比亞大沙漠的腹地,發現了一架二戰時期美國飛機的殘骸。

於是,一架C—47運輸機載著空軍調查小組從維勒斯基地起飛,降落在沙漠深處的殘骸附近。
調查人員馬上認出這是一架解放者型號的飛機,機身上還清晰地印著「女士你好」字樣。
他們都被眼前所看到的景象驚呆了———顯然,熱帶的乾熱氣流保護了這架飛機,它彷彿沒有經過時間的侵蝕,就像當天放到那兒的一樣。
調查員打開機艙,想找到飛行員腐爛的屍體,但是,他們沒有看到預期的恐怖景象。
於是,他們爬進機艙,發現無線電接收裝置還處於工作狀態,真空瓶裡的咖啡還可以飲用。

  使調查人員感到困惑的是,「女士你好」上並沒有傷痕,是什麼使它離開目的地幾百英里,降落到沙漠深處?機組人員都到哪裡去了呢?

通過對「女士你好」上各種情況的綜合分析,空軍調查人員認為,海頓上尉要求無線電定位的時候,控制塔認為這架轟炸機在基地的西北、地中海的對面,機組人員需要做的是糾正風速及磁場的影響。
然後,飛機就能夠衝出雲層,安全降落在跑道上。
1943年,方向定位設備還非常原始,很明顯,控制塔沒有意識到在他們發出定位信號時,「女士你好」已經在機場的西南。
結果,海頓上尉的飛機一直向利比亞沙漠的深處飛去了。
在飛到本哈茲東南400英里的地方,飛機上的油可能已經耗光,而在黑暗中強行降落無異於自殺,於是,估計海頓讓所有的機組人員都跳傘逃生了。
1959年的發現過後好幾個月,美國空軍在附近進行了一次大範圍的搜索機組人員的行動。
在離飛機降落地點好幾英里的地方,搜索人員找到了一些衣服的碎片和一個45口徑手槍的彈夾。
除此之外,「女士你好」機組人員的遺骸或其他任何東西再也沒有被發現過。
這樣,這起事件成了又一起懸案。
 


Author :

神秘的「人鳥」儀式

復活節島考古的過程中,考古學家以雄辨的證據表明了復活節島的土著並非復活節島的原住民,他們來自於復活節島以西的波利尼西亞島。
復活節島的神秘雕像的歷史比土著人的歷史早幾千年。
土著人之所以說復活節島是「地球的肚臍」,是他們的神告訴他們的,而非他們的創造,那麼,他們的神又是什麼呢?
使復活節島的研究者感到意外的是,復活節島上居民所崇拜的偶像竟完全不同於波利尼西亞諸島,卻相似於美拉尼西亞群島。
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對「人鳥」的崇拜。

  復活節島的聖城奧朗戈,位於島西南端的拉諾。

洛拉科火山口旁,它是復活節島的祭祀中心。離它不遠的海面上有三座小島:莫多一依基島、莫多一努依島和莫多一卡奧卡奧島。
島上山石聳立,危巖疊峰。復活節島人就在奧朗戈和這些小島上舉行挑選「人鳥」的儀式。
「人鳥」儀式是由島上各部族各自選派一名英武的勇士,渡海游到莫多一努依島,端坐在島上的洞穴中,恭候海燕的到來。
復活節島人虔誠地相信,海燕是偉大的神麥克派來的使者。
第一個得到海燕蛋的戰士,飛步跑到屹立在海邊的山巖上,對等候在海邊的本部族代表高喊道:「快剃頭!蛋是你的!」
然後,他就躍身跳入波濤起伏的海中,洗淨鳥蛋,再用帶子把它繫在頭上,划動雙臂,游回復活節島。
當他上岸後,他就拿著鳥蛋,飛快地跑到奧朗戈。
按照島上的傳統,第一個把鳥蛋送到奧朗戈的人,不管他是哪個部族的,他都是全島的領袖,對全島享有一年的統治權。
他將被剃光頭髮和眉毛,被命名為坦加塔。瑪努,即「人鳥」。
而這一年就用他的名字來稱呼,島民們把他當做神的化身來尊敬。
這種挑選「人鳥」的儀式,年復一年,代代相傳,一直到1862年秘魯海盜襲擊復活節島時,最後一個「人鳥」死去了,這種儀式才終止。
在這種儀式的最初階段,到小島上取鳥蛋的勇士們是島上各部族的首領,後來才改由各部族的戰士去。
在島上記載的坦加塔。瑪努的名冊中,像編年史一樣把這些取到鳥蛋的首領名字記下來。
在人們發現的一本名冊上,就記載著86位首領的名字,但它並不完整。
1915年,人們在奧朗戈的山巖上發現了111幅手拿海燕蛋的「人鳥」畫像,其中的五、六幅被運到聖地亞哥和其他城市的博物館中展出。
但巖畫也不能代表挑選人鳥的總次數,因為這種儀式很早以前就有了,奧朗戈早在幾百年前就有人居住了。

  這種儀式代表什麼呢?

島上各種傳說以及到過復活節島的航海家、學者和傳教士都證明了「人鳥」崇拜在復活節島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不僅為島民們挑選出領袖,而且也是為了紀念神靈。

  《眾神之車》一書的作者厄裡希。封。丹尼肯認為,復活節島上的「人鳥」崇拜表現的不是地球人,而是外星人,是天外來客。他說:「復活節島遠離任何大地和文明,但島上的居民卻比任何別的國家都更熟悉月亮和星星。」「當地居民稱呼他們的島為『人鳥之地』。

直到今天,他們仍然這樣稱呼。
一個口頭的傳說告訴我們,古代一些會飛的人曾在這裡著陸,並點燃了火焰。
大睜著雙睛的飛行生物巖畫更加證實了這個說法。」
考古學家弗朗西斯。瑪澤爾也認為:「復活節島確有某些我們無法說明或者我們暫時還無法解釋的地質秘密。
這促使人們十分嚴肅地對待外星來客的可能性。
外星人可能拜訪過復活節島,所以復活節島全島都受到了某種光線的照射,這在復活節島居民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印象一直保留至今。」
復活節島的宗教是比較獨特的。
復活節島人雖是波利尼西亞人,但他們卻不供奉波利尼西亞諸島所敬重的神邸,波利尼西亞人心目中的諸多主神都沒有在復活節島上佔有應有的位置,而被波利尼西亞諸島所不瞭解的諸神卻被復活節島人虔誠地供奉。
在復活節島上,麥克麥克神居於諸神之首,「人鳥」儀式就是為了紀念他而舉行的。
一些科學家認為,奧朗戈山巖上的麥克麥克神畫像是一個來到波利尼西亞的偉人的容貌,他有著一對大眼睛,海豹式的身軀上長有一張人臉。
坦加塔。瑪努也被島民們敬為偉大的神,人們把它看作為「鳥主」和「鳥的統治者」的化身,它主宰著大地和海洋,是太陽和月亮、生命和人的創造者,而波利尼西亞諸島卻從未有過「人鳥」崇拜。

  在奧朗戈的山巖上,還有許多圖畫,例如,巨大的蘆葦船、船上的雙葉漿和張著正方形船帆的傳統的波利尼西亞船隻、黑色的海燕等,還有波利尼西亞諸島所沒有的,以「正在哭泣的眼睛」

為主題的畫,畫上的人有一對長耳朵,頭上射出萬道靈光,眼淚正奪眶而出。
這是復活節島咒語中所說的雨神希洛的畫像。
復活節島古代居民的主要水源是雨水,他們認為,從天空落下的雨就是雨神希洛那成串的眼淚。
巖畫上的黑海燕畫得十分誇張,它正大張著嘴,聲波從嘴中呈扇形地散開,表明海燕正在發出尖利刺耳的叫聲。
還有一幅畫上畫著一種半人半獸的怪物,它有彎曲的背,長長的手和腳。
復活節島到處都可以看到用黑色、白色和紅色顏料畫著海豹、海龜、海鳥和魚類的巖畫,以及有一對大眼睛的麥克麥克神畫像和只有幻想中才存在的奇特生物畫像。
復活節島的「鳥人」崇拜為我們解開「地球的肚臍」
之謎打開了一道窗口。
丹尼肯說:「復活節島是宇宙來客的落腳處之一。」
但為何「宇宙來客」會選擇這樣一個彈丸之地呢?
如果如丹尼肯所言,那麼,在地球上留下諸多神秘遺跡的地方,都有「宇宙來客」、「外星人」的印痕。
據考證,復活節島遠古時並非一個孤零零的小島,它是沉沒於太平洋中的古大陸———太平洲的一部分。
「宇宙來客」
來到復活節島時,那時還是一塊巨大的陸地。
「宇宙來客」有著先進的飛行器,他們可以在高空中看見和確定復活節島的位置,因此,他們將這一居於「地球的肚臍眼」上的陸地作為了他們降臨的優越地點。
這是丹尼肯的又一解釋。另一說法是,地球上曾出現過幾次高度的文明。
沉沒的太平洲就是這幾個高度文明中的之一。
當時太平洲的人們有了高度發達的文明,他們擁有飛行器,他們在地球上找到了「世界的中心」,那便是如今的復活節島所處的位置。
他們在復活節島這兒修了如同機器人般的高大雕像,以便他們在天空飛行時可以找到降落的標誌。
 


Author :

大海怎麼會在頭頂

美國有一位著名的神秘事件研究家叫馬歇爾。卡爾多納,在他住在美國西部的一段日子裡,總是到處尋找古玩。
一天,他到一家古玩店選購古董,突然發現一卷陳舊的手稿,這卷書稿顯得破破爛爛,字跡已褪色,幸好內容還算完整。
馬歇爾只花了買一卷廢紙的錢就把這份手稿弄到了手,回家後急急忙忙通讀了整部手稿後,他大吃一驚,感到難以置信,因為這部書稿記錄的一位挪威漁夫的離奇經歷,實在讓人難以相信。

  挪威位於歐洲北部,部分國土位於北極圈內,一位叫奧爾夫。亞森的漁夫和他的兒子就住在這裡。

一天,亞森和他的兒子乘一艘小小的機帆船向北行駛,他們計劃這次行程約需1個月。
航行途中,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船向北行進,氣溫卻一天天地升高。
一天,兒子突然指著羅盤說:「爸爸,你看,羅盤好像有點不對頭。」
亞森回頭一看,羅盤突然開始指向南方,可是船仍在向北行駛。
漁夫父子看看四周,看到的情形讓他們驚愕得說不出話來,不知該怎麼辦。
不知什麼時候,他們頭頂上的天空消失了,代之以碧藍碧藍的海水。
船繼續行進,這時周圍的環境似乎已近黃昏,他們環顧四周,上下左右都是海水。
又過了一會兒,四週一片漆黑,彷彿進入了一個長夜無晝的世界。
突然,他們看見了另一個太陽,也許稱為「地心的太陽」更恰當些。
逐漸地,周圍亮如白晝,海水前方出現了陸地。他們隱約分辨出陸地上生長著綠油油的植物,甚至還有動物。

  很久以前,亞森父子曾聽說過一個傳說,在北極某處有一個世外桃源,這裡氣候怡人,難道這就是那個世外桃源?一年後,亞森父子平安地回到了故鄉。

他們向鄰居敘述了那個國度裡的情景。
那裡住的都是些巨人,身高大約4米;那裡不僅有動物、植物和各種農作物,還有供他們使用的各種日常用具,其大小與巨人成正比;那裡的1粒葡萄大得相當於1只普通的蘋果。
村裡人沒有一個相信他們的敘述。
他們所說的是白日夢話。亞森父子沒有辦法,只能專程前往美國,向住在洛杉磯的喬治。埃馬森先生詳細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埃馬森根據他們的敘述寫成了這部名為「一位挪威漁夫的離奇經歷」的書稿。

  人真的會遇上這些事情嗎?挪威的北極探險家弗裡喬夫。南森證實,在北冰洋底下,似乎有一個由海水形成的巨大空洞。

他從1893年6月開始,在北冰洋的浮冰上生活了一年半,成為第1個踏入北緯86°41′的人。
他看到了北極圈內的許多奇異現象。
其中,在北冰洋的冰海中有一片「開水」,這是一片在黑沉沉的廣闊冰海上的不反射天空光線的不凍海域。

  美國極地探險家霍爾早於南森20多年曾3次闖入北極進行探險,他也提及,當他的探險隊一行正沿冰山前進時,在距他們大約7公里的地方出現了一片不凍海域,這片「開水」從南到北,佔據了2座冰山之間的整個海峽。

1906年,極地研究家威廉。裡德根據南森和霍爾的敘述,坐著狗拉雪撬直奔北極,想去親眼看看這片不凍海域。
據他說,當他接近這片海域時,周圍開始湧出團團濃霧,那片「開水」就在那濃霧籠罩下。
裡德猜測濃霧是由地球內部流出的暖空氣造成的,也就是說在北極圈的某個地區肯定有一個通過地熱加溫並使熱空氣洩漏的地方。
裡德的假設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誰也不知道。
 


Author :

舍利之謎

 在北京西山八大處靈光寺舍利塔裡,供奉著一顆為世界佛教界尊崇的聖物———舍利,它裝盛在一座重153公斤、鑲有861顆珍珠和寶石的金質寶塔裡。

  舍利,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牙齒。

據佛教史籍記載,釋迦牟尼圓寂火化後,全身都變成細顆粒狀舍利。
近年在北京石景山雷音洞發現的兩顆佛骨舍利,狀如黍米,呈白色,經考證,確認為釋迦牟尼遺骨。
不久前,又在陝西扶風縣法門寺發現釋迦牟尼佛指舍利。

  這兩個發現,在中國和世界佛教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引起中外學術界的注目。


  說起靈光寺的舍利,傳說是佛陀入滅荼毗後遺留人間的4顆牙齒之一。

自傳入中國後,卻經歷了種種曲折和驚險。
話說南北朝時,建康(今南京市)有一個僧人名叫法獻(424?-498),他受了東晉高僧法顯、智猛西遊聖地天竺(今印度)禮佛求法的影響,從小就立志要捨身西行觀聖跡。
公元475年,法獻從建康出發,一路上風餐露宿,忍饑挨凍,越過荒原,橫穿沙漠,好不容易走到了于闐(今新疆於田縣),由於道路受阻,不得不停止西行。
在返回途經芮芮(古國名,即柔然,在今鄂爾渾河和土拉河流域一帶)時,竟意外地得到了一顆舍利。
據說這顆牙原在烏纏國(古國名,今印度奧裡薩邦北部一帶),後傳到芮芮。
法獻手捧舍利,如獲至寶,心想這次西行雖未能到達聖地,但能得佛祖的佛牙,也算不虛此行了。
他將佛牙帶回建康,秘不示人達15年之久,法獻臨死前,才將舍利獻出,置於上定林寺舍利閣,廣受四方佛徒朝拜。
不久,這顆舍利竟遭浩劫。
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正月的一個夜晚,忽有一夥窮凶極惡強人,明火執杖,以搜尋家奴為借口,強行敲開上定林寺門,闖入舍利閣,將舍利搶掠而去,舍利一時下落不明。

  過了35年,即陳武帝永定元年(557年),陳霸先宣佈找到這顆舍利,並隆重舉行無遮大會(佛教佈施僧俗的大齋會),陳霸先親自出闕向佛牙朝拜。

原來這顆佛牙不知何時落入攝山慶雲寺沙門慧興手中,慧興死前,將佛牙交其弟子慧志保存,慧志遂將佛牙獻給了陳霸先。
在隋滅陳後,佛牙又從建康經揚州轉到長安(今西安市),置於禪定寺。
到了唐朝,佛教在統治階級的大力提倡下更加盛行,佛牙受到了空前的尊崇。
唐德宗貞元十年(794年),特地新修大莊嚴寺釋迦牟尼舍利寶塔,將舍利供奉其中,一時香火隆重,各地佛徒無不前來頂禮膜拜,佛牙更加聲名大振。
大中七年(853年),唐宣宗李忱親自到莊嚴寺朝拜這顆舍利,成為轟動一時的盛事。

  廣明元年(880年),黃巢起義爆發,唐僖宗倉皇逃出長安時,捨不得丟這顆舍利,又將它帶到了四川。

後唐時落入成都人孟知祥(即後蜀的創建者)手裡。
當後唐明宗李生日時,孟知祥特派5位僧人將舍利獻上,舍利又從四川轉到洛陽。
後晉天福三年(938年),洛陽左右街僧錄可肇等人又將舍利攜至汴京(今河南開封)。
後晉開運三年(946年),契丹攻入汴京,又將舍利劫至真定(今河北正定)。
後落入北漢僧人善慧手中,當時北漢和遼交好而與後周、北宋為敵。
北漢天會七年(963年),在北宋多次討伐北漢的情況下,善慧將此舍利又攜至遼京城燕京(今北京)。
遼道宗鹹雍七年(1071年),遼宰相耶律仁先的母親燕國太夫人鄭氏特地在北京西山翠微寺建造了一座13層高的八稜塔———招仙塔,將這顆舍利供奉其中。
這顆舍利在招仙塔裡安然度過了830多年,不料又險些遭毀滅之災。

  1900年,帝國主義「八國聯軍」侵犯北京時,炮火將這座古塔轟毀。

鄰近的靈光寺僧人在整理寶塔瓦礫時,從塔基下挖出一石函,函中有沉香木匣,匣的內外有善慧手題的「釋迦佛靈牙舍利」、「天會7年4月23日」等字樣和梵文經咒,匣內有舍利一顆,原來當初建塔時,是將舍利深藏在塔基之下,故得以安然無恙。
此後,舍利一直供養在靈光寺舍利塔裡。
這顆舍利自傳入中國後,歷經十餘朝,輾轉了大半個中國,其間或隱或現,歷遭厄運,度盡劫波。

  解放後,這顆舍利受到了政府的保護和妥善安置。

1955年,中國佛教協會將佛牙迎到廣濟寺舍利閣供養,1957年在西山原招仙塔舊址重新建起13層舍利塔,將舍利供奉其中。
1955年,緬甸佛教代表團專程來中國迎奉佛牙,受到周恩來總理的熱情接待和大力支持。
周總理在歡迎宴會上說:「緬甸聯邦佛教代表團這次到中國來的使命是迎奉佛牙到緬甸去,供緬甸人民瞻仰,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十分願意我們的緬甸朋友完成迎奉佛牙到緬甸去的使命。」
(《人民日報》1955年10月4日)舍利迎到緬甸後,安置在仰光和平塔旁吉祥石窟內,7個多月的時間裡,有100萬人從緬甸全國各地來到仰光朝拜舍利。

  必須說明,我國古代史籍記載的舍利故事,除了這一顆外,還有其他來歷的十來顆,或真或假,或隱或現,都不可考了。


  舍利實物,除了這一顆外,也還有幾顆。如我國佛教四大名山的山西五台山和四川峨眉山,均供奉有「佛牙」。

五台山的「佛牙」,長5厘米,呈一圓錐形,安置在一個1尺來高的銀質舍利塔裡,據說它是民國年間果迦師朝謁印度時,當地僧人送的。
但經專家鑒定,發現這顆舍利原是用牛的下第三臼齒琢磨而成的,齒質毫無石化性質,純粹是現代的牛牙;而峨眉山萬年寺磚殿供奉的那顆「大舍利」,長約30厘米,寬約12厘米,據我國古脊椎動物學家楊鍾建教授的考察,認為那不過是幾十萬年前中國南方各地廣佈的哺乳動物劍齒象的一塊牙化石;至於山西應縣木塔供奉的「舍利」,據查原來是一塊馬牙化石。

  前幾年,我國的一些寺院相繼出現「舍利子」半夜發光的奇跡。

漆黑的夜晚,寺院中的「舍利子」竟發出熒熒的磷光,或暗紅,或淡紫,或淺黃,美麗而又詭異。
一時間,善男信女紛紛前往瞻仰。
「舍利子」為什麼會發光呢?
篤信佛教的人認為,修行程度的高低、悟道是否徹底,決定其在佛教世界中等級的高低。
釋迦牟尼是佛,他是最先覺悟者,修行已經達到功德圓滿的地步,他死後的遺骨自然會發出光華來。

  那麼,功德圓滿的人圓寂以後一定會形成「舍利子」嗎?

佛經中沒有提到,佛教徒當然也不會知道。
因此,這種說法找不到科學上的道理,未免有點兒玄。
關於發光現象,另一些人則認為,「舍利子」發光是能量場在起作用。
那些德高望重的高僧,他們在修行時善於吸收天地宇宙之間的浩然正氣,然後將這些精華吸收到體內,久而久之,就凝聚成一種儲藏能量的結晶體。
當人體火化以後,這些結晶體就留了下來,成為「舍利子」。
而到了晚上,這些白天看不見的能量就會釋放出來,形成奇特的發光現象。
但是,這種說法也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陷,就是同樣都通徹佛理的高僧,為什麼有的屍骨火化以後生成「舍利子」,有的屍骨火化以後卻不能生成「舍利子」呢?

  第三種說法似乎找得到科學上的道理,持有這種說法的人認為,不能光從能量角度去討論這個問題。

他們研究了一些「舍利子」,發現所謂「舍利子」的成分跟焙燒以後的膽結石或腎結石的成分很相似,因此「舍利子」很可能是焙燒以後的結石。
那麼,為什麼高僧體內的結石特別多呢?
他們以為,理由不外乎以下幾點:高僧的活動量較小,終日靜坐參禪,食物大都以素食為主等等。
此外,高僧們的飲水也較少。因此,他們的體內極易生成膽結石。
可能你要問,人們一般認為常吃脂肪者易生膽結石,吃素的高僧為什麼也易患此病呢?
這是因為,儘管高僧們嚴忌葷食,但因為活動少,所以會產生脂肪代謝紊亂的現象。
況且,經常吃食糖和碳水化合物的人,雖然飯量較小,但仍會使體內能量過剩,脂肪堆積,加上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較多,就極易形成膽結石。
這些專家還認為,蔗糖進食過多,會抑制肝臟產生膽汁酸,使膽汁中膽汁酸和膽固醇的比例失調。
如此一來,膽固醇就容易結晶,生成膽結石。
另外,高僧們一般都不吃早餐,長此以往,將不利於膽囊收縮,排出隔夜的膽汁,膽囊內的膽汁過分濃縮時就容易形成膽結石。
研究者們還發現,高僧們雖然不食葷,但他們的飲食十分精細,大量食用含鈣較多的豆製品。
此時,如果再食用菠菜、竹筍等含草酸較多的蔬菜,就很容易形成含草酸鈣的腎結石。
然而,「舍利子」是結石的說法也有缺點,因為它不能解釋一些身體羸瘦的高僧死後,在屍骨火化時,「舍利子」
的數量和體積常常超過肥胖高僧。
因為既然肥胖者容易生成膽結石,那麼為什麼他們的屍骨中「舍利子」
的數目反而少和體積反而小呢?
還有,結石一般都不會發光,而「舍利子」
在無光照射時,它本身會發出光芒,這一點用「結石說」顯然是無法解釋的。
圍繞「舍利子」的這場爭論,結果到底如何目前還無法預料。
不過,人們普遍感興趣的不光是爭論結果,而是爭論本身。
 


Author :

會動的雕像

在前蘇聯,1939年秋天,考古學家米哈伊。哥科格裡維奇。布嘉金和他的三名同事在前往一座古城遺址的考察途中,在沙漠中迷了路。
在等待救援的時間裡,他們漫無目的地在附近散步,偶然發現有兩座奇怪的雕像,兩座一男一女的雕像,男的比女的略高一些,而且身材很不勻稱,軀幹和胳膊很長,兩腿卻又細又短。
男雕像的臉是用粗線條雕刻出來的,幾乎分辨不出鼻子和耳朵,寬闊的嘴巴只是個窟窿。
一對輪廓分明的眼睛顯得極不自然,只有菱形的瞳仁、虹膜的青筋,直撅撅的梳妝眉毛十分醒目。
米哈伊。哥科格裡維奇好像受到某種外力的驅使,竟伸開雙臂,向雕像緩緩地走去。
當他的胸口撞到雕像的腳時,他感到大腿好像被什麼東西灼了一下。
他將一隻手伸進口袋,不禁「呀」了一聲,黃銅煙盒滾燙,好像被火烤過一樣。
於是,他幹了一件考古學家看來很平常的事,從女雕像的腳上敲了幾塊碎石作為標本,打算帶回去研究,以確定這雕像取材於什麼材質。
同時,米哈伊。哥科格裡維奇又用相機給雕像拍了照。

  幾天以後,一架飛機發現了他們,把他們帶回了列寧格勒。就在他們準備重返沙漠研究這兩座雕像時,衛國戰爭爆發了,米哈伊。哥科格裡維奇上了前線。


  戰爭結束後,米哈伊爾。哥科格裡維奇念念不忘沙漠中那兩座奇怪的雕像,於是又帶隊踏上征途,去尋找5年前被他發現的雕像。

當他們到達目的地後,眼前的情景使米哈伊。哥科格裡維奇驚呆了。
他所看到的兩座雕像已經改變了原來的姿勢:女雕像兩膝微屈,一隻手伸向曾被米哈伊。哥科格裡維奇敲掉了幾塊碎石的腳。
男雕像則向前跨了一步,朝女雕像側過半邊身子,右手拿著武器伸向前方,彷彿在庇護著她,這與5年前的照片大不一樣。

  眼前的情景使米哈伊。哥科格裡維奇不禁想起了他的同事第一次見到這雕像所說的話:「我無論如何也不能擺脫這樣的印象———它們是活的。」

米哈伊。哥科格裡維奇不得不懷疑這兩座雕像是有生命的生物了。
他浮想聯翩,作了這樣的假設:它們根本不是什麼雕像,而是來自其他星球的生物。
由於生物的新陳代謝和生命的延續時間不固定,它們因物種而異,相差幅度極大,就像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時間空間概念,都有自己的生命期限一樣。
大象能生存幾十年,而某些昆蟲只能存活幾個小時。
但是,如果對大象和昆蟲一生的動作分別進行統計,就會發現它們的動作次數幾乎相等。
對於動作迅速的螞蟻來說,蝸牛一類軟體動物簡直如同化石。
正如這兩座雕像和人的動作相比,它們有自己的時間,地球上的100年,也許只是它們的一瞬間。
它們的不動僅僅是一種假相,只不過動得極緩慢罷了。
不過,這僅僅是米哈伊。哥科格裡維奇的假設,這兩座雕像真是天外來客嗎?
至今仍沒有確切的答案。
 


Author :

金佛像之謎

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對東亞和東南亞的搶掠,是觸目驚心的。
劫掠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印度支那、泰國、緬甸、馬來亞、婆羅洲、新加坡、菲律賓及荷屬東印度群島等。

  據40年代十分保守的估計,幾年的戰爭,使日本獲取的「戰利品」達數百億美元,若以今天的比價換算,超過千億美元,僅黃金一項,就有6000多噸!

另有鑽石、翡翠、玉器、佛像等奇珍異寶古董首飾不計其數,有人分析,如果將6000噸黃金看作是日本從銀行等合法機構偷來或搶來的,那麼,加上更大的一筆從富商巨賈以及黑社會搶來的黃金,其總數就將是以上數字的2至3倍甚至更多。

  二戰以來,這些戰利品被通稱為「山下奉文藏金」。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山下奉文於1938年7月就任日軍華北方面軍參謀長。
此後不久,他又被任命為新設的滿洲防衛軍司令官。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他擔任日軍26軍團司令官,此人足智多謀,一心效忠天皇,在攻打新加坡的戰鬥中,他為自己塑造了輝煌。
把英軍打得狼狽不堪,2個月不到,日軍就佔領了新加坡。
一夜之間,全世界都知道了山下奉文!山下奉文得到了一個綽號:「馬來亞之虎」。

  日本戰敗前夕,山下奉文率大軍撤出馬尼拉,命部將巖淵守城。

他之所以留下巖淵死守一座空城,原因只有一個:掩護他把大量還沒來得及運走的財寶搶運到碧瑤山中。
在山下奉文從馬尼拉轉移出來的珍奇寶物中,有大量的珍珠。
珍珠堪稱形體優美的尤物!
山下奉文搶得的珍珠種類很多,有東珠、西珠、南珠、江珠、南洋珠、孟買珠、澳洲珠和波斯珠。
以南洋珠最為名貴,有所謂「西珠不如東珠,東珠不如南洋珠」之說。
波斯珠也很值錢。
除了用自己的軍隊將在東南亞各地搶掠的珠寶秘密轉移至碧瑤山中外,山下奉文還開始了一次最後的掠奪。
大撤退前夕,山下奉文的憲兵隊還將印度支那銀行洗劫一空。
1945年3月,他們一次就從印度支那銀行掠取了7.8億比塞塔,在西貢,一個官吏需用100萬年的時間才能掙足這個數!

  可以肯定地說,其中的很大一部分,被山下奉文秘密埋藏起來了。

具體有多少,也許永遠也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他總是將白金和鑽石據為己有。有好幾次,他似乎確曾用艦艇運送黃金回國,但是那些艦艇無一例外地在大海上遇到襲擊沉沒了。
是誰襲擊了它們?
同樣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其實是日本人自己故意炸沉了載有黃金珍寶的船隻,其中包括被炸沉的「那智號」巡洋艦。
那些浮出水面的人遭到了日本潛艇水兵的機槍射擊,射擊者上岸後又遭到了清除,到最後,除了幾個神秘人物外,沒有一個目擊者倖存下來。

  從1943年後期開始,掠奪來的珍寶便由卡車運送到碧瑤的本格特礦區附近的山裡,密藏在隧道或山洞中並用水泥封上。

他們之所以要把珍寶運往碧瑤,因為那裡是大山區,叢林密佈。有些則被運到馬尼拉的其他地方,埋入深坑。
有一部分財寶,按要求是要埋到水下,沉入炸開的珊瑚礁裡,再用珊瑚石和水泥的混合物填塞緊封。
一個代號為「幽靈」的秘密行動小組負責這類行動,分為掘進組、爆破組、搬運組和潛水隊。

  有一些關於盟軍俘虜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傳說———1943年到1944年間,他們被迫挖掘那些深坑和隧道,隨後就被活埋了。

「消失」的人,據不完全統計,至少也在3000人以上,這些人有六分之一左右是日本軍人,其餘的則幾乎全是盟軍戰俘,還有一些中國人、馬來人、新加坡人及菲律賓人。

  時間到了1970年,菲律賓探險家協會主席羅赫利奧。羅哈斯開始尋找山下奉文藏金。

當他拿到了一張日本人的藏寶圖之後,他就開始了小心翼翼的挖掘。
羅哈斯的父親在二戰時期是一個商人,專做緊缺物資的生意,羅哈斯的那張藏寶圖,很可能是他父親當年從山下奉文那裡順手牽羊弄來的。
羅哈斯是在60年代晚期才相信有山下奉文藏金的,很有可能是在那時候他才從父親的遺物中發現了這張藏寶圖。
不管怎麼說,羅哈斯有了一張日本人的藏寶圖。藏寶圖上標出的是碧瑤附近本格特礦坑中的一個埋藏點。

  從3月份開始,羅哈斯不斷地深入到碧瑤山中,包裡挎著一個老式探測器,有計劃地進行著精確的測量。

為此,他花了幾個月的時間,但他終於找到了,他及其隨從進入了一個到處散落著人骨的山洞。
由於有了圖紙的指引,加上羅哈斯小心謹慎的性格,他們一路上避開骷髏陣設置的各種機關,沒有遇到什麼危險。

  但是,當他們就要接近寶物的時候,卻遇到了一具特殊的骷髏。

這具骷髏沒有腿,腹腔裡奇怪地伸出一根螺旋形的柱子,胸腔部分呈「V」字形的兩根有低淺凹槽的骨頭,直通兩肩的鎖骨,頭顱奇大。
羅哈斯敏銳地發現這具骷髏的結構有別於普通的人骨,當年那些日本人肯定在上面作過特殊的加工。
他叫手下人不要去動它。自己則站在一米開外,用他的探測器小心翼翼地進行試探。
如果探測到的是人骨,探測器會發出「嘟嘟嘟」的叫聲,可是,當他把探測器的尖嘴放在腹腔部位那根螺旋形的柱子上時,什麼動靜也沒有。
羅哈斯確信這不是人骨,對手下人說:你們誰也不要去動這具特殊的骷髏,否則,誰也別想活著走出這座碧瑤大山!

  這的確是一具假骷髏!

全身都由不易腐爛的物質組成,碩大的頭顱裡,裝著威力極大的打開保險蓋的烈性炸彈,只要胸腔或腹腔的「骨頭」一動,炸彈立即引爆。
這具假骷髏縱向躺在路中,把路面攔腰阻斷,要想得到寶物,必須通過這道障礙。
但是,在場的人沒一個敢跨越過去。

  羅哈斯想了許久,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讓他人去洞外砍來十來根長長的木棒,紮了一個架子,架子的一頭,小心謹慎地放在假骷髏的頭部兩側,一頭放在臀尾,人們便從架子上面爬了過去。

他們終於進入了放著財寶的山洞。
  羅哈斯在山洞裡找到了金條和金幣,還有大量的其他寶物,比如價值1300多萬美元的用4顆蛋面「老坑玻璃種」

翡翠所鑲嵌成的黃金鑽石手鏈以及用極為罕見的藍寶石、祖母綠和珍珠鑲成的純銀頸飾,都是那次掘寶的「戰利品」。
這些鑽石都是鑽石家族中的極品。
他還找到了一個大木箱。
他們把木箱打開,發現裡面裝著一尊金佛像!
由於有了這個巨大的發現,羅哈斯根本就沒注意到在木箱的旁邊,還有一個小得可憐的空盒子。
那尊金佛像有1米高,估計重約2000磅,頭部可以拆下,身體內部藏有珠寶,從造型上看,「很明顯地具有暹羅風格」。
那些珠寶,是屬於馬來半島或暹羅的孟族統治者王冠上的飾珠。

  據認為,山下奉文因為某種特殊的原因未帶走這尊佛像,至於它的出處,有可能是日本人在佔領時期從暹羅的某個地方搶到的,或奪自泰國貴族的某個成員,或搶自在曼谷的某個中國富商,或者來自在暹羅王國備受尊崇的廟宇……金佛像的價值在70年代初就高達5000萬美元以上,十餘年之後,1986年,當它再一次出現在市場上的時候,它的價值已高達2.6億美元了。


  有了這尊金佛像,羅哈斯便停止了尋找山下奉文藏金的一切挖掘工作,由於他的這一舉動,有關金佛像埋藏的真正地點也引起了人們的懷疑,有人說,金佛像根本就不是在碧瑤附近的本格特礦區挖出來的,因為他們曾見到過羅哈斯手中的那份日本人的藏寶圖,圖紙上分明標出的是一個軍事堡壘,為了證實這一點,後來有人專門在本格特礦區羅哈斯曾挖掘過的原址進行發掘,結果根本沒有發現他所描述的那種山洞。


  後來,事情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一天半夜,10名士兵出現在羅哈斯的家中,他們帶著槍和一張由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的大伯父皮奧。
馬科斯法官簽署的搜查令,這些人是國家調查局和保安部隊罪行調查局的特務,他們把佛像裝上卡車運走了,還裝走了羅哈斯發掘出的其他珠寶,以及18根每根為1×2×3英吋的金條。
羅哈斯根本沒料到會遭到搶劫。
帶領這批人前來搜查的是總統的妹夫馬塞利諾。
巴爾巴,他是馬科斯最小的妹妹福圖娜的丈夫。
據說,皮奧。馬科斯在馬尼拉城內找到了一個相當能幹的雕刻家。
他要雕刻家在兩周之內仿照金佛像雕刻出一個銅佛像來,樣子要一模一樣,不能有絲毫的偏差。
皮奧。馬科斯把他帶到了一個地洞一樣的屋子裡。在那裡,放著那尊金佛像。雕刻家總算完成了任務。
但是他從此在這個地球上消失了。皮奧。馬科斯把那尊假的佛像交了上去,以平息公眾和輿論的質疑。
法官迫於權勢,收下了這尊銅佛像。
那具真正的金佛像,據說卻安安穩穩地被藏在巴丹的警戒森嚴的海濱宮殿裡。

  1971年8月,米蘭達廣場舉行一個集會,躲藏起來的羅哈斯突然站了出來,他要到集會上,面對向全國直播的電視向國民揭露金佛像搶劫案的真相。

就在羅哈斯走上台去清了清嗓子準備說話的當口,一顆威力很大的炸彈爆炸了,同時,十幾枚手榴彈扔進了會場。
頃刻之間,場子裡亂成一團。
當場炸死9人,炸傷96人,重傷員中,包括在場的8名參議院議員。
這是馬科斯派人來干的。

  羅哈斯命大,他沒被殺死,可是,他卻再也不敢面對電視說出真情了。

馬科斯明言威脅,他絕不放過任何機會處死羅哈斯,包括羅哈斯的親屬以及那些跟金佛像搶劫案有聯繫的人。
很快,證人一個個神秘地消失了,包括羅哈斯本人。
馬科斯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加快了挖掘山下奉文藏金的步伐,每挖出一處山下奉文藏金,都會在寶物的旁邊發現一個空空如也的精緻的盒子,這些盒子製造得一模一樣……但是,那藏寶圖並沒有在他手裡,而是在一個美國探礦者柯蒂斯的手裡。
馬科斯也在追殺他,他只得逃到美國西部的一個小城圖森,偽裝成一個補鞋匠。
空餘的時間裡,柯蒂斯就仔細分析那些藏寶圖,藏寶圖整整有172張。
研究得越深入,柯蒂斯越是發現日本人了不得。
這些圖紙,不僅標出了寶物的具體位置,而且,佈局竟有一種飛揚的美感,這是許多設計者辦不到的。

  令柯蒂斯深感納悶的是,為什麼每挖出一件寶物,旁邊就放著一個精緻的空空如也的盒子呢?

藏寶圖上沒有標出盒子的位置,無法從圖紙上分析出那盒子的用途所在,但一個明顯的道理是,那個空盒子一定包含著另一個秘密,說不定,這個秘密一旦被解開,比山下奉文藏金本身還要讓人驚心動魄。

  柯蒂斯繼續在那172張圖紙上苦苦尋求。

有一天,他在屋子裡研究特雷莎2號藏寶點,無意之間,他把另一張藏寶圖放在了旁邊,當他將眼光從特雷莎2號藏寶圖上移開,落在那另一張藏寶圖上的時候,竟突然覺得這兩張圖紙在某些地方有相互勾連之處,也就是說,它們之間有一種性質相類的聯繫,可以將他們拼湊起來。
他這麼試了試,發現的確可以拼湊,只是要將他們拼成一個完整的圖形,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柯蒂斯本能地認為,如果將172張圖紙拼合在一起,一定可以構成一個特殊的圖形,說不定,那個圖形能夠說明一些問題,也能夠解釋那個空盒子的秘密。
可是,每一張圖紙都長1米寬0.5米,要將它們全部拼湊在一起,在柯蒂斯現在的住房裡顯然是辦不到的,他這房子的總面積不超過40平方米,100張圖紙也鋪不下。
他為此而苦惱,惟一的辦法就是將這些圖紙縮小複印。
他只有一張一張地進行手工縮微,把它們全都重新繪製在很小的紙片上,然後再來拼湊。
他忙碌了大半年的時間,終於將172張圖紙描繪了下來。當天晚上,他開始了拼揍。
他按自己的預想,將圖紙合在一處,結果,一片混亂,根本看不出什麼特別的東西來。
然後,他打亂順序,重新進行組合,結果還是一樣。他忙了整整一個晚上,用了好幾種方法,都未能達到目的。

  一晃,幾年過去了,柯蒂斯還是沒有成功。

也是在這個時候,柯蒂斯才突然有所領悟:說不定,拼湊圖紙根本無用,所有的秘密都在那個空盒子上!
他想從報紙上瞭解更多的有關那個空盒子的事情,可是,媒體只作過一次輕描淡寫的報道,以後再也沒有提起。如果把172張圖紙進行排列組合,他這一輩子恐怕也進行不完。
但是,他帶著僥倖心理,希望在某一時刻會突然地將那正確的圖形拼出來。
他還是按原定的計劃進行著,每完成一種,他就詳盡地記錄下來,以免重複。
現在,柯蒂斯還在努力工作著。
 


Author :

王恭廠大災變

明朝天啟六年五月初六辰時,坐落在北京城西南角的王恭廠,發生了一次古今未有的巨大災變。

  若翻開卷帙浩繁的明清各種史料,凡論及此次巨大災變者,均有當時情景的較詳盡的記述,那時天崩地裂,觸目驚心,「上警九朝列祖,下致中外駭然!」

現簡摘介紹如下:在劉若愚著的《明宮史》中:「天啟六年五月初六辰時,忽大震一聲,烈逾急霆,將大樹20餘株,盡拔出土,根或向上,而梢或向下;又有坑深數丈,煙雲直上,亦如靈芝,滾向東北。
自西安門一帶皆飛落鐵渣,如麩如米者,移時方止。
自宣武門迤西,刑部街迤南,將近廠房屋,猝然傾倒,土木在上,而瓦在下。
殺有姓名者幾千人也。而闔戶死及不知姓名者,又不知幾千人也。
凡坍平房屋,爐中之火皆滅。惟賣酒張四家兩三間之木箔焚然,其餘了無焚燬。
凡死者肢體多不全,不論男女,盡皆裸體,未死者亦皆震褫其衣帽焉。」

  明著名歷史學家計六奇在他寫的《明季北略》一書載:「天啟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時,天色皎潔,忽有聲如吼,從東北方漸至京城西南角,灰氣湧起,屋宇震盪。

須臾,大震一聲,天崩地塌;昏黑如夜,萬室平沉。
東至順城門大街,北至刑部街,長三四里,周圍十三里,盡為齏粉。屋數萬間,人二萬餘,王恭廠一帶糜爛尤甚。
殭屍重疊,穢氣熏天,瓦礫盈空而下,無所辨別街道門戶。
傷心慘目,筆所難述。震聲南自河西務,東自通州,北自密雲、昌平,告變相同。
京城中即不被害者,屋宇無不震裂,狂奔肆行之狀,舉國如狂,像房傾圮,像俱逸出。遙望天氣,有如亂絲者,有五色者,有如靈芝者,沖天而起,經時方散。」

  據《天變邸抄》記述:最令人奇怪的是這場災變使受害者「不論男女,盡皆裸體」的特異現象。

「所傷男婦俱赤身,寸絲不掛,不如何故?
有一長班,棕帽衣褲鞋襪一霎俱無。
生者如此,死者可知!」:「書手捋鍬橛立瓦礫上,呼曰:」
底下有人可答應。『忽應聲;』救我!『諸人問曰:「你是誰?』曰:」
我是二小姐。『書手知是本官之愛妾,急救出,身無寸縷。
「《日下舊聞》又載:「是日,京師婦女凡肩輿出行者,皆於輿中自去其衣,衣若有物攝之,從空飛去,墜昌平州。」

  明代黃煜所著《碧血錄》記載:「元宏寺街有女轎過,一響掀去轎頂,女客身衣盡去,赤體在轎,竟爾無恙。」


  眾多歷史典籍中這種關於災變時人們「寸絲不掛」、「身無寸縷」、「赤身裸體」的記載不勝枚舉。

那麼,人們的衣服到哪裡去了呢?
在談遷的《國榷》一書中:「震後,有人告,衣服俱飄至西山,掛於樹梢,昌平州教場衣服成堆,人家器皿、衣服、首飾、銀錢俱有。
戶部張鳳奎使長班往驗,果然。」

  在計六奇《明季北略》中:「震崩後,有報:紅絲衣等俱飄至西山,大半掛於樹梢。昌平州教場衣服成堆,首飾、銀錢、器皿無所不有。」


  在吳偉業《綏寇紀略》一書中:「大木遠落密雲,石獅擲出城外,衣服掛於西山樹梢,銀錢器皿飄至昌平閱武場中。」


  在《昌平州志》卷十七中:「京城石獅數百人移之不動,一響之後,偕衣服、器皿從空飛出城去。」

這種奇怪的現象在人類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災害區的人們突然盡皆裸體,而衣服卻一下子飄移了幾十里地,實在是咄咄怪事!

  歷史學家計六奇、吳偉業等人治學十分嚴謹,他們寫史,字斟句酌,真是「無一字無出處」,是以「信史」和「實錄」著稱於史的。

尤其談遷記史一絲不苟,是有口皆碑的。
他們的記載可以說是可靠可信的,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亙古未聞的怪事呢?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以上記載,或許有不實之處,但是大體上為我們描述了當時震天動地的王恭廠災變的大致情景。

對這樣一場影響深遠,損害甚巨的災禍,卻長期以來沒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使王恭廠災變之謎石沉大海。
然而,時至今日,我們翻出這個歷史疑謎,以資有關部門、學者研究。
對這次王恭廠災變,究其因,眾說不一,綜觀眾議,不過有四:其一地震說京區歷來震繁,據有關文獻記,僅明代就大小震百餘起。
天啟六年五月初六災變雖官方未明確為地震,但災變前後種種跡象與地震前後現象有許多相符之處。
且史書文獻中與地震有關的記載也很多,如:「大震一聲」、「殿震」、「震撼天地」、「時息地震」、「震後」……
故可推斷,這場王恭廠災變,是因地震直接促發火藥庫而引起的。
若此推斷成立,那麼這次地震具有裂度大而震區面小的特點,比如震災中心(宣武門內大街以西,刑部街以南)
破壞力幾乎達到摧毀性程度;然而在離震災中心較近的建築真如寺、承恩寺等均未受到多大破壞,這種情況是舉世未見的;再者蘑菇狀煙雲,也不是地震出現的現象;又如「不論男女,盡皆裸體」,「寸絲不掛」,「褫衣物」的現象,也非地震的後果;至於災變中產生的巨大衝擊波,在地震史上恐怕也少有先例。

  其二羊角風(龍捲風)說羊角風具有突發性和毀滅性特點。

羊角風我國經常發生在春末夏初季節。天啟六年五月初六的王恭廠災變,就其災害範圍看,似為此風所致。
「東到順城門大街,北至刑部街,長三四里,周圍十三里,盡為齏粉。」
而羊角風襲擊範圍往往在受害區百米之外很平靜,就是受災區與非災區界限分明,而地震就不明顯。
至於石駙馬街大石獅飛出宣武門外,史實確有記載,並且王恭廠之北的數千斤重物———
石獅子被甩到南城牆外,然而並未見城牆塌陷,這是何故?
將石獅子遠拋,這是羊角風的巨力。
於1956年9月24日,上海浦東區遭到此風襲擊時,曾將一個223斤重的油灌捲至15米高的空中,然後拋到120多米以外的地方。
王恭廠災變若羊角風所致,羊角風常是突然爆發,可是這次災變前伴隨著許多地震前後的徵象:從西南方,有聲如雷;雞犬皆驚,振物有聲;初九(變後3日)丑時,復巨聲西來,門窗皆響;震聲南至河西務,東至通州,北至密雲。
以羊角風說也難以解釋這些現象。

  其三隕落說宇宙中星體衝入地球大氣層時,其前方空氣受到強壓而溫度陡然上升到幾千度甚至萬度,使流星———隕石表面物質熔化和氣化,並與大氣分子撞擊而發光,形成火花、火球。

當火花、火球消失後,人們可能聽到霹靂聲、雷鳴聲、爆炸聲。隕石落地,形成隕石坑。
當隕石與地面撞擊時,會發出震動與響聲,這就如同文獻記載那樣:「有聲如吼」,「但見飆光一道,內有大光」,「忽大震一聲,裂逾急霆」,「深坑數丈」,「煙雲直上」,「巨石空中飛注如雨」,「煙塵障空,白晝晦冥」,「西安門一帶皆霏落鐵渣,如麩如米」等等現象,完全與之吻合。
隕落也完全有可能使房屋「猝然傾倒」,「大樹盡拔出土」,以及「大木飛至密雲」,災區數里「盡為齏粉」。
但隕落說,也難以解釋災變前後的種種地震徵兆。

  其四火藥焚爆說這次災變中心正是王恭廠藥庫。

所以,災後就曾有人說:「王恭廠不戒自焚,致都城之擾。」
王恭廠是一個巨大的火藥庫。
據文獻記載:每五日,三大營共領火藥三千餘斤。
若這麼多火藥一旦發生焚爆,可在瞬息間形成高溫高壓氣流,並迅速向周圍擴散,可下衝使地面成坑,向四周可使阻擋物傾倒,上可攜物飛空,使地中霹靂聲不斷,甚至「大震一聲」,「裂逾急霆」。但當時普通火藥,能否有這樣巨大威力:使千斤石獅飛行於街外;平地陷巨坑二丈許;將衣物捲走,男女俱赤裸,寸絲不掛。
這些現象以火藥焚爆說也難以解釋。再者作為爆前的先兆,出現的地鳴和火球,似乎火藥本身也難以由它一手導演。
上述四說,均無完斷,可為王恭廠災變之謎的研究者們探討之資。
 


Author :

石幣之謎

太平洋上有一個叫亞布島的小島。
島上的土著人使用一種十分奇特的叫做「分」的巨大石幣作流通貨幣。

  這種石幣被磨得十分光滑,上面佈滿了許多美麗奇特的圖案。

石幣是用一種石灰岩礦物,即一種散石鑿制而成的。
按當地習俗,這種石幣的體積越大,價值就越高,有的直徑竟達5米。
這種石幣上面有著很多花紋,這些圖案不僅精美,而且紋路很複雜,又很規整,每塊石幣上的花紋都是一模一樣的,好似同一個模子澆出來的。
可這是石質材料,是不可能用澆鑄的辦法製出的,那究竟是如何造出如此精美的石幣的呢?

  人們想試探土著人,從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然而土著人怎麼可能告訴別人呢?

這可是他們用以流通的貨幣呀!
一般人看不明白其中的奧秘,就連一些歷史學家也不能對其作出回答。
人們只好對其進行種種猜測。
有人認為,石幣上的花紋,是散石在地下埋藏時被泥土中的酸類物質腐蝕而成,造幣時選擇後保存下來的,但這石幣上的花紋都是一模一樣的,天然形成是沒有那麼巧的條件的。
還有人認為,那肯定是土著人用金剛石刻刀一條條地刻出來的,這個意見遭到了事實的否定,因為貨幣數量之大,不容許慢條斯理地去一個個雕刻。
也有人認為,那些花紋定是工匠們用某種酸液腐蝕成的。
但處於石器時代的土著人到哪裡去尋找或製造酸液呢,當然這個結論也被否定了。

  曾經有一個探險隊在這島上生活了大概兩周時間,這個島上的居民常到海邊捕魚,探險隊員們便跟隨漁民們到海邊,看看能否從中發現什麼線索,這天,他們看見一些漁民正在打撈一種形狀奇特的海螺,成筐成筐地運到集市中去出售,他們便從集市中購買了許多這種海螺,拿回家中研究。

他們把海螺放在石板上,海螺從口中噴出一種液體,這種液體流在石板表面就發生了沸騰現象,並冒起了一股氣體,把海螺拾起來,石板上的液體一會兒干了,而石板表面卻留下了一串彎彎曲曲的花紋,探險隊員總算明白了土著人是如何在散石上雕刻出精美而規整的花紋了,原來,土著人正是利用這種海螺能分泌強酸的小動物,讓它按照事先設計好的路線去爬行,用分泌出的強酸液對石頭進行花紋加工,造出那種精美的石幣的。
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人們還在進一步探索研究。
 


Author :

吃泥的部落

在尼日利亞東北部的伊博族裡,人們吃泥土已成為習慣。
  在該部落中有那些專供人們食用的泥土。

泥土以批發零售的方式,在市集上公開發售,銷售量還不小。
還有一些人把它視為治療嘔吐及痢疾的特效藥。
特別是很多孕婦為了吸取到泥土中含量成份極高的鈣質,經常大口嚼食泥土。
當小孩子出生後,其母親在一個月內不得吃泥,以後每隔一個月吃一次,而且每次吃泥的時間必須是該月的第一天,這樣堅持一年便可保證其孩子長大後五行不缺土,而且也會變得聰明。
一年過後,其母親吃泥的時間則由自己確定了。

  當地還有一種古老而奇特的婚俗,那就是胖姑娘方可嫁人。

在這個部族的青年男子眼裡,胖姑娘才美,只有一個胖墩墩的女子才稱為「賢妻良母」,婚後才能幸福,所以這個部落的女子在出嫁之前都千方百計設法將身體養胖,否則就難以覓得如意郎君。
伊博族女子到了該出嫁的年齡,就被安排住進單獨的茅舍,由姑娘的母親專門侍候她的飲食起居,旁人不得問津。
此時的姑娘不操勞家務,不必勞作,任務就是把身體養胖。
她們睡得足,吃得好,吃的都是用大米、玉米和香薯等精心製作的營養豐富的食物。
姑娘享受此種優厚待遇的時間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年,時間的長短完全由姑娘是否養胖來決定。
每年雨季結束以後,部族裡一年一度的相親活動便開始了。
此時一個個被精心養育的胖姑娘將接受青年男子的嚴格挑選。
伊博族青年小伙子在選擇新娘時,既要注意到姑娘的聰慧和生活方面的才幹,但最終能不能結為夫妻,主要取決於姑娘身體的肥胖和豐滿程度。
在相親活動中,當一位男子相中了一位姑娘時,他便要接受一頓棍棒的「嚴峻考驗」。
按照伊博族的傳統風俗,男子向姑娘求愛時,女方的親屬要用棍棒將他痛打一頓,以考察他對姑娘是否真誠和能否成為好丈夫,一個堂堂男子漢如果經受不起這樣棒打,他不僅是個懦夫,以後也不可能成為好丈夫,姑娘就決不願意和這樣的男子結為夫妻。
所以,伊博族小伙子為獲得姑娘的愛慕之心,接受棍棒之苦也在所不辭。
吃泥與長胖是否有種奇妙的因果聯繫?科學家和學者們苦苦地尋找著答案,但始終懸而未決。
 


Author :

2018年5月26日 星期六

月球與地球

      對於生命的自然狀態來說,地球的動態無疑起著積極的作用。
然而,當人類誕生以後,過分的星球動盪將會是災難。
試想,如果到處是火山,是海嘯,是山崩地裂,人類將為此而疲於奔命,將會終日生活在極度驚恐之中。
然而,我們的運氣的確很好。
地球有一個剎車裝置,它把地球的動態逐漸地從一個很快的轉速減緩到較慢的轉速,這就是月球。

  月球的引力對地球的動態默默施加了40多億年的影響,在40多億年的時間裡,大約降低了地球一半左右的旋轉速度,從每天大約10個小時的晝夜更替,漸變為後來的24小時。

細算一下,平均每天減少0.02秒。這是一個極小的數字,卻是極重要的數字。
這個數字既不能大,也不能小。大了,就會使地球的轉速降低得太多,不利於地球的動態;小了,就是剎車動力不夠。
  人們不知道月球到底是怎麼來的,幾種分析都不夠圓滿。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沒有月球,地球的環境將不如現在這麼美好。
因為很多學者認為,是月球的存在使地球的旋轉姿勢稍有偏斜,因此就有了季節的區分。
但這個說法並沒有得到數學意義上的論證,因為火星雖然沒有與這麼大的「月球」為伴,但火星的旋轉姿勢卻和地球一樣,也是偏斜的。
當然,月球在夜晚起到的照明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特別在沒有電燈的遠古時期,月球比今天要顯得亮得多。

  但是,月球真正的作用似乎是為人類的文明做準備。

它曾經離地球只有10萬公里,30億年前看起來要比現在大一倍。
如果那時已經有了智慧生命,估計眼神好的人都能看見月球表面較大的環形山。
月球的存在使地球轉速減慢,而地球轉速的減慢也減弱了地球對月球的控制,於是月球也在一點點地遠離地球。
地球不斷地減慢轉速和月球不斷地離開地球是以往地月史中最重要的互動關係,而這種關係到人類出現後達到了盡善盡美。

  現在地球的一天是24小時,這使我們都有一個溫馨的漫漫長夜,有著不必時刻警惕災難警報的安詳睡眠,有著不斷升值的房地產生意,而不是經常在建築的廢墟中挖掘屍體。

月球送給我們人類的真正禮物就是自有地球這顆行星以來最穩固的地殼。
除了對我們生活的關照,月球還是我們認識太陽及宇宙的非常出色的不可替代的工具。
月球逐漸離開地球至今,月球的月面直徑與太陽的視覺直徑完全一致,因此,發生日食時,人們就可通過月球對太陽的遮擋來仔細觀測太陽。
如果沒有月球造成的日食,人們對太陽的認識恐怕還要延遲很多年。

  人們之所以能夠在20世紀50年代應用核聚變發明氫彈,其中的部分原因也許和月球的存在有關係,因為氫彈的發明是從太陽的能源機制中獲得了啟發的。

氫彈的發明對人類是一個威脅,它警告人類不要自己毀滅自己。
實際上,一個人注定要徹底毀滅整個人類的東西一旦被製造出來,人類反而有了前所未有的理智。

  有趣的是,直到現在,人類已經有了超過50年的世界範圍的和平,而從理論上說,人類現已具有在地球轉完一圈之前就徹底毀滅自己的能力。

月球通過大海的韻律制動地球,這很有意思。
地球上的水居然是美妙的剎車媒介,海洋的潮漲潮落就是對地球轉動能量的抵消。
最終,這些水會使地球失去月球,因為海洋的潮汐將更多地降低地球的動能,這樣就會繼續減少約束月球的引力。
按照這個程序,月球大約會在10億年之後徹底脫離地球。
但是我們相信,那時人類已經可以以高度的文明來控制這種事情,至少月球必將是地球陸地的延伸,人類也一定有辦法保持月球和地球的親密狀態。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一個天體,它的存在給了人類一個可以突破地球這顆行星的機會。

  毋庸置疑,人類已經把登上月球當作是文明的最高成就之一。

這的確是自生命從海洋爬上陸地以來的最重要的事件。
無論從哪個角度講,人類對自己星球的超越都是非凡的壯舉,而不是因為月球離我們只有38萬公里,所以這種壯舉才得以實現。
除了月球,離我們最近的就是火星或者金星,然而它們也是在5000萬公里以外。
如果沒有月球,人類登上外星的計劃和豪邁,將至少推遲60多年。

Author :

神秘「紋身」的人

       1982年8月,坦波夫市一名叫安東尼娜的婦女在河邊休息了約40分鐘。
那是個暖和的陰天。
當她打算離開時,突然發現左手皮膚變紅,轉眼間成了一片樹葉的輪廓。
不知所措的安東尼娜抬起頭來,看見高空有一個粉白色的圓盤發出白色的光線。
不一會兒圓盤變小並消失了。傍晚安東尼娜手上的紅色消失了,但樹葉白色輪廓卻長久留在皮膚上。
一直到1988年,一半樹葉好像有點消褪,但另一半仍清晰可見。
在這整整5年期間,她的左手彷彿帶電,手指間常常出現束狀火花。

  1990年6月,拉脫維亞里加市有幾個不同年齡的人身上突然都出現神秘的燒傷。

有的呈鮮紅樹葉狀,有的呈整個樹枝狀,畫法精細,甚至連葉子的小鋸齒和紋絡都歷歷在目。
這些被「紋身」的人們主要是婦女和兒童。
  53歲的安娜是拉脫維亞里加一家工廠電鍍車間女工。

1990年6月22日她突然感到右肘灼痛,過了一天,她在利亞盧佩河邊休息時,偶然照鏡子看見肘部有一個三葉草狀的印跡。
  奇異的是,同樣的三葉草印,也是同一部位,竟然出現在另一位裡加婦女塔馬拉身上。

她白天早些時候也去過那個河邊浴場。
晚上她肘部開始灼痛,枝狀印跡從脊椎一直延伸到肩部,而且「紋身」圖案細部的精確程度,無論是在暴露部位還是被游泳衣蓋住的部位,都完全相同。

  另一位婦女阿拉身上出現的葉狀印跡和曬太陽毫無關係,她是在去裡加動物園之後發現的。

在整個1個月之內,得上這種怪病去醫院就診的人數在拉脫維亞就有30人。

  還有一件發生在魯德內市庫斯塔奈區的夜間事件。

大約4時許,伊琳娜由於一種莫名的警覺突然醒來,她急忙奔向小女兒的床鋪,環視周圍,發現陽台門上角有兩個蘋果大小的發光的球體,略帶淺的黃燦燦的光線佈滿房間,伊琳娜本能地用被子為女兒擋住光線。
這時,她耳中響起一陣強烈的嘈雜聲,同時感到劇烈的頭痛,接著失去了知覺。
大約1小時後,伊琳娜醒來,腹部感到灼痛,在她的下腹部出現一塊寬2厘米、和手掌差不多長的「紋身」。
皮膚病醫生鑒定:燒傷是貫穿性的,完全排除了與燒紅的物體接觸或受到打擊的可能性。

  1990年5月28日,在沙克裡村塔吉克女學生莎基羅娃大腿上出現一幅洗不掉的「紋身」。

它像一個有一對呆滯大眼睛的木偶,頭上是一圓圈形光芒四射的太陽。
在發現「紋身」前,曾有一UFO出現在她家窗戶附近。
幾乎也是同一時期,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新波克羅夫斯卡亞鎮的一戶居民從睡夢中醒來,感到有人在用手撫摸他的額頭。
他跳起來,在黎明前的微光中看到一個陌生人,臉上一副倔傲的笑。
這時該生物向後「飄」去,在未關嚴的門旁突然上下變扁,水平拉長,變成一條褐色的長帶子,接著又變形為一條彗星尾,從門縫中滑出前廳。
不久,主人發現了這次會面留下不愉快的「紋身」:背上出現一個白斑,上面形成一些角質,不一會兒它就蔓延到整個後背。

Author :

蘭州驚現「天外來石」

       最近,一位蘭州收藏家珍藏的一塊內含螺紋形金屬棒的奇石引起了眾多專家和收藏家的極大關注,被大家懷疑為天外來「客」。

  蘭州收藏家王志林先生的家中有一塊內含螺紋形金屬棒的奇石,是他在甘肅和新疆交界處的馬鬃山地區旅遊考察時發現並收藏的。

整個石頭呈梨形球狀,外表光滑,石質堅硬異常,通體的黑色散發著幽幽的神秘之光。
奇石長約8厘米,寬約7厘米,重約466克。
令人稱奇的是,石頭內部競然藏著一塊長約6厘米的呈圓錐形金屬棒,金屬棒上有明顯的加工螺紋痕跡。
神秘的奇石受到眾多地質專家及收藏家的極大關注,近日,省國土資源廳、省有色地勘局、中科院蘭州分院地質礦產研究所、蘭大資環院等10餘位地質、地球物理學專家匯聚一堂,試圖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在現場討論會上,專家們對奇石的形成進行了多方面假設,都覺得不可思議。

因為奇石中的螺紋金屬棒與周圍的黑色石質包裹物結合緊密,入口處和尖部裸露處的痕跡均不像人為的加工製造,而且金屬棒從粗到細螺紋本身粗細一致,沒有因生物生長而形成的螺紋本身粗細的變化。
有的專家當場提出設想,地球在當今文明的形成之前,有過相當於當今文明的地史文明時期,此奇石也有可能是地史文明時期遺留下來的遺跡。
也有專家提出,此奇石可能是隕石,它帶來了地球外文明的信息。
但專家們會後都表示,到底該奇石是何時如何形成的?
其內含的螺紋金屬棒到底是不是金屬?
這一系列的問題要經過進一步的研究確認後,才能揭去這位天外來「客」神秘的面紗。
在對其人為造作的可能性及成因進行了現場討論後,專家們一致認為這塊奇石極具收藏、研究及考古價值,不僅是全國第一,也是世界第一。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