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4日 星期四

三冠王


  拳擊比賽按照運動員體重分為不同的級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重量級的角逐。1986年11月22日。泰森登上世界拳擊理事會重量級拳王寶座,當時他20歲,成為拳擊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
  世界性的拳擊組織現有三個,它們各成體系,相互獨立。1987年這三個級組織派出各自的重量級冠軍一決高下。3月7日,泰森戰勝世界拳擊協會的拳王史密斯;8月1日,泰森又擊敗國際拳擊聯合會的拳王塔克,成為今日世界拳壇唯一的重量級三冠王。新聞界驚呼:泰森時代到來了!
  一
  從紐約的少年犯管教所到卡斯蒂爾街達馬托先生的住所,步行只需20分鐘。然而,對於13歲的邁克·泰森來說,這段路程卻顯得那麼漫長而陌生。他的手裡緊緊攥著一封信,一封介紹信。那是管教所裡的拳擊教練博比·斯圖爾特寫的,讓他去找卡斯·達馬托先生。達馬托先生是美國拳擊界的一位泰斗,培養出一批享譽世界運動員,其中不乏弗洛伊德·帕特森這樣的拳王。達馬托如今已經71歲高齡,在家中安度晚年,他會給泰森什麼樣的臉色看呢?小泰森心中惴惴不安,他第一次體驗到害怕的滋味。
  邁克·泰森是在布魯克林黑人聚居區長大的,很小就學會了打架。在同齡的孩子們中間,他長得高大、粗壯,拳頭很硬,打起架來不要命,別人都怕他三分。於是,大孩子們的團伙相中了他,收留了他。他和他們一起劫路、搶錢、偷東西,而後聚在一起吃吃喝喝。於是,泰森被警察送進管教所。
  管教所不是天堂,同樣也不像人們通常想像的那樣糟糕。少年犯在這裡要讀書、勞動,還可以參加各種活動。泰森讀書不上路,幹活倒很捨得花力氣。他身高力大,一個人能頂兩三個。
  一天,管教所的拳擊教練博比·斯圖爾特發現了他,把他叫住,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後,他拍拍泰森的肩膀說:「來吧,小伙子,我教你打拳!」
  打拳?泰森從來沒想過,他只知道打架。
  斯圖爾特見他不語,便告誡他:「不管願意不願意,都得來學拳擊。」泰森的拳擊生涯就這樣開始了。
  斯圖爾特曾是個很不錯的拳擊手,在美國最高級別的業餘拳擊賽——金手套賽上取得過名次。他從最基礎的動作講起,把泰森引向拳擊的世界。
  幾個月練下來泰森進步很快。他迅猛、凶狠的出拳引起斯圖爾特由衷的感歎。繼而,斯圖爾特便抽時間和學生真刀真槍地打上一兩個回合。這一天,他把泰森叫到身邊,認真地演練起來,沒打幾下,泰森一拳將斯圖爾特擊倒在地。這一拳的力量之大令斯圖爾特深深一驚。
  斯圖爾特伏在地上抬起了頭,見泰森仍緊握雙拳,虎視耽耽地望著他,等待他爬起來之後再打一個回合。
  第二天,斯圖爾特把一封信交到泰森手中,說:「去找達馬托先生吧。我已經無法繼續當你的老師了。或許達馬托能收下你,但願。」
  泰森望著斯圖爾特,久久沒有說話。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受了感動,卻不知如何表達。斯圖爾特拍拍他的肩膀,說道:「快去吧,現在就去!」
  不知究竟用了多少時間,泰森來到卡斯蒂爾街達馬托先生住所的門前。他猶豫再三,終於抬起手來敲響了大門……
  二
  這是一所十分寬敞的住所,卡斯·達馬托先生隻身一人住在這裡,沒有家小。這所房子緊連著一座拳擊訓練館,招收來自全美各地可造就的青年拳擊手。這個訓練館是達馬托的私人財產,他的幾位助手在這裡當教練。儘管達馬托先生時常去訓練館指導,但已經多年未親自帶徒弟了。
  助手把斯圖爾特的信件送到達馬托先生面前。他拆開來讀過之後,示意把門外的黑人少年帶進來。
  泰森被帶到達馬托先生的房間,他怯生生地站在那裡,不知該做些什麼,雙眼直直地望著滿頭白髮的拳壇泰斗。
  達馬托抬起頭,朝泰森望了一眼。然後側身對助手說:「這孩子能夠成為世界冠軍。」助手深感驚異,仔細打量起泰森。
  這個黑孩子生得虎背熊腰,幾乎沒有脖子。因為他的脖子差不多和腦袋一樣粗,像連在一起的一個圓柱體。他的兩道眉倒豎著,又粗又壯,猶如兩柄劍。
  達馬托把泰森招呼到身旁,對他說:「孩子,我收你當徒弟。只要你按照我的話去做,肯定能夠成為世界冠軍,並且打破帕特森的紀錄。」
  帕特森是達馬托的另一個學生,人稱拳壇奇才,1956年22歲時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
  接著,達馬托詢問了泰森的家庭情況。
  家庭,對於泰森來說似乎不曾存在過。他根本沒有見過爸爸,不知他究竟在哪裡;媽媽也從來沒提起過他。大概那是她心底一塊無法癒合的傷疤。所以,泰森至今仍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不知爸爸何時拋棄的媽媽。
  「你沒有爸爸。那末,媽媽呢?」慈父一樣的達馬托先生問。
  媽媽,有的。但是,也和沒有差不多。媽媽帶著三個孩子艱苦度日,操碎了心。她曾為泰森提心吊膽,不讓他去街上和壞孩子們玩耍;她也曾多次勸他去學校讀書。可泰森特別任性,不理睬媽媽的苦心,成天在外面混。媽媽絕望了,索性不再管他,不再要他了。
  「原來是這樣。」達馬托頗有感慨。他思索片刻,對泰森說:「你明天起搬來我這兒住吧!」
  第二天,在斯圖爾特的幫助下,泰森辦理了離開少年犯管教所的手續,來到卡斯·達馬托家中住下。從此,這裡便是泰森的家了,也是泰森唯一感受到溫暖的家。
  來到托馬斯身旁後,泰森把全副身心投入到訓練中去。他的日子過得像個清教徒,早晨6點起床,去公路上長跑;上午聽達馬托先生講課,下午訓練;到了晚上,達馬托和他坐下來談天。他們談人生,談拳擊,談英雄,談懦夫,無所不包。晚上9點鐘,談話準時結束,泰森便去就寢。日復一日,天天如此,生活的日程表遵循著鐵一樣的規律。
  對於泰森來說,生活的全部內容只用拳擊這個詞便可包括了。他依然那樣沉默寡言,不沾煙酒,讀書只讀拳擊書,電影最愛看拳擊資料片。只有一個倒外:有時看一些少兒動畫片。有人說,他太單純了,單純得像個孩子。
  達馬托也把他當作孩子,當作自己親生的孩子。達馬托對人這樣說:「自從第一次見到邁克·泰森,我就只為他而活著了。」所以,他把每天晚上同泰森的談話看得異常重要,總是精心選擇話題,卻又娓娓道來,把為人和幹事的道理傳輸到泰森的頭腦中去。
  這一天晚上,達馬托若有所思地望著泰森,自言自語而又非自言自語地說道:「你沒有父親?從來沒有父親?可憐的孩子!那末,就讓我來當你的父親吧!」
  泰森仰起頭,望著達馬托慈祥的雙眼,而後又把目光移開。他不知道該怎樣表達對恩師的感激之情,他還不會表達感情。許久之後,他用力地點了點頭。
  三
  苦練數載,泰森已是技藝高強,開始走向比賽場了。16歲上,他作為業餘選手參加了幾次較大型的比賽。儘管尚顯幼稚,但他雷霆萬鈞的鐵拳令行家們稱奇。常常是打不滿規定的回合,對手便倒地不起。有報紙把他稱為「少年天才」。
  「少年天才」尚不是全勝將軍,也是失敗的紀錄。偶爾的失手在所難免,但是這一天泰森向達馬托吐露了真情:
  「我有點害怕。站在拳台上,我有時很害怕。」
  一個粗壯得像頭猛獅的拳擊手竟然說出了這樣的話,似乎不可思議。然而,達馬托卻開朗地笑了,他對泰森非常滿意,因為他說出了心裡話。這天晚上,達馬托把他叫在身旁,對他說:
  「孩子,害怕是很自然的。不害怕的拳擊手並不存在,除非他在說謊,或者是瘋子。」
  接著,他向泰森講述了一個英雄和懦夫的故事。他說,戰爭中英雄和懦夫一起參加戰鬥,子彈從頭上飛過,他們都感到恐懼。而後,一個向後跑當了逃兵,或者嚇得趴在地上動彈不得;而另一個則控制住自己,抑制住膽怯,爬起來繼續衝鋒。這就是英雄和懦夫的區別。打拳也是如此,拳手都害怕,抑制住這種膽怯並勇猛進擊的人就是英雄,就有希望獲得成功。
  這一充滿哲理的形象比喻使泰森茅塞頓開,他把它永遠記在了心中。
  泰林成績直線上升,1984年他一舉奪得了「金手套」拳擊賽的第二名。這是美國最高級別的業餘拳擊賽,也是青年選手晉陞職業拳壇的必由之路。
  1985年是泰森取得全勝的一年,他猶如一股旋風橫掃美國拳壇。這一年3月,他進入職業拳擊賽場。在他參加的比賽中,三分之二的場次沒有打完規定的回合,這之中又有半數是在五分鐘之內解決戰鬥的。他兇猛的拳頭被稱為「霹靂」,被稱為「鋼鐵的重壓」。誰也不懷疑他具備了向最優秀的職業拳手挑戰的實力。美國的拳擊界已經為泰森的崛起而震顫。
  達馬托為泰森的成績而高興,對他能夠按照自己預期的計劃成長而滿意。可是,就在這一年冬天即將來臨的時候,他卻偶遇風寒,一病不起。他77歲了,清醒地感覺到,自己馬上就要走到生命的盡頭了。
  彌留之際,達馬托的病榻旁圍繞著許多人。這些人之中有他的摯友,有他的學生,還有不少新聞記者。摯友和學生在盡力勸慰他,而新聞記者則在探尋他的教練生涯。達馬托並不回答他們的大部分提問。他吃力地拉住泰森的手,像是對他,又像是對所有的人說:「一年,再有一年,世界冠軍就是泰森的。」
  歷盡滄桑的卡斯·達馬托閉上了雙眼,離開了人世,也離開了泰森。這一天是1985年11月4日。
  泰森哭了。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流淚。達馬托培養了他,造就了他,給了他畢生的知識和深摯的愛,卻沒有來得及看到他成為世界冠軍。
  新聞記者似乎最沒有感情,他們不識時務地擠到泰森面前,讓他談「感想」。
  泰森怒不可遏地揮了揮一雙鐵拳,吼道:
  「他是我的父親!我唯一的親人!朋友。」
  四
  達馬托離去了,留下泰森孤單單的一個人,晚上再也沒有人和他交談了。
  不,不是這樣,每天晚上他仍然準時走進與達馬托交談的房間,從不間斷,訓練和比賽再緊張也是如此。
  後來在一次接受記者採訪時,泰森透露出這個「秘密」。他說,達馬托每晚都從天上下來,像以往那樣和他交談。泰森的表情是嚴肅的,決沒有半點兒開玩笑的意思。
  達馬托的遺願,他是否還記得?記得,泰森不會忘記,當最年輕的世界冠軍這一信念早已刻在他的腦子裡。他的日常訓練仍然有著鐵一樣的規律,早晨6點起床,晚上9點就寢,白天全天進行訓練。
  有人說泰森不斷創造奇跡。也有人說他本身就是個奇跡。這兩種說法都是正確的、恰如其分的。泰森在成為職業拳擊手一年半的時間內擊倒了一個又一個對手,奪到了向世界冠軍伯比克挑戰的資格。在這時間,他參加了27場比賽,一共進行了74個回合,其中有12場比賽是在3分鐘之內解決戰鬥的。
  世界冠軍即是拳王,有多少個級別的比賽就有多少個拳王。但是,這個數字還要乘上3,因為世界上三個國際拳擊組織並存,各成體系。泰森加入了世界拳擊理事會,該組織的上一屆拳王是33歲的老將特雷弗·伯比克。如果泰森能夠擊敗伯比克,便成為新的世界冠軍,新的拳王。
  拳王爭奪戰安排在1986年11月22日進行。這場比賽尚未進行,輿論界便斷定泰森必贏無疑,普通的拳擊迷也抱有同樣的觀點。此時的泰森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經成為拳神,已經成為一個傳奇式的英雄。他的一雙拳頭早就征服了千千萬萬的人心,也早已瞄向世界冠軍的寶座,拳王爭奪戰成為萬人矚目的一場盛會。
  泰森沒有使拳擊迷失望。比賽僅僅進行了兩個回合,泰森一記雷霆萬鈞的重拳,將伯比克擊倒在地。達馬托的預言如期實現了。20歲的泰森登上了拳王的寶座。
  比賽大廳內,如潮的歡呼聲經久不息。泰森似乎並不像觀眾那樣激動,甚至不如自己的教練和經紀人那麼興奮。
  記者圍繞著泰森,幾十個麥克風在他面前等待著,盼他談談感想,或者回答一些提問。泰森則無動於衷地向外擠,根本沒有講話的意思。記者們快被激怒了,提問的聲音越發高了。泰森還是只顧往前走。他不屑在這裡耽擱時間。他要趕回家去。已經是深夜了,達馬托教練說不定早從天上下來,正等待和他談話,聽他講述比賽的情形……




Author :名人傳記   阿竹

夢境的奧秘


  人們常常做夢,也常常為一些荒誕不經的夢境而搖頭,並且不屑一顧。其實,一些夢不僅促進了人類思維的發展,甚至還拯救過人的生命。有人對一些學生的夢進行了仔細的觀察,發現大致有三類夢境,一類是墜落如同掉進萬丈深淵的夢,另一類是被追趕或被攻擊的夢,還有一類是為了完成某一件工作而拚命努力的夢。這三類夢的共同特點是還未做完就驚醒了。這是什麼原因呢?這些夢從何而來呢?
  墜落的夢對人們來說是極頻繁的,特別是當第一次睡在雙層鋪的上層更是如此。在遠古的時候,我們住在樹上的祖先就可能開始做這樣的夢了。由於地球的引力隨時都在起作用,所以在樹上生活總是不安全的,稍有疏忽就可能摔死。如果你想活著,你就得始終知道自己是處於什麼位置。我們的祖先並不知道晚上竟會有夢出現,但他們白天的活動卻在夢境中發揮著作用,實際上,這種墜落的夢就是猿類長期在樹上跳躍和翻轉而進入到睡眠中的一種自然反映。這種習慣保護了他們的生命並在不斷的進化中遺傳了下來。至今,墜落的夢仍然在發出信號,提醒你睡眠時身體不能太多地活動,好像你還是睡在樹上,而不在地面上一樣。
  被追趕或被攻擊的夢也有悠久的歷史。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處於野獸出沒的自然環境中,稍不機敏,就有可能會被猛獸吃掉。當然,問題是當你睡眠時怎樣才能顯得機敏。當原始人在荒野中毫無戒備地打瞌睡時,他們就會處於易受攻擊的可怕地位,特別是在火的應用之前。並且,即使篝火也並不能完全避免某些野獸偷襲的可能,危險隨時都是存在的。我們可以推測,被野獸襲擊的危險使原始人在睡眠時常處於驚醒狀態,這也就是被攻擊或被追趕的恐怖惡夢頻繁出現的根源。當然,如果這一群人中有專人守夜來代替做夢的自然驚醒,那麼他們的安全就更有保障了。
  第三類非常普通的夢,它反映出夢境的奧妙。這種夢幾乎總是再現我們平時努力去完成,但又不知什麼緣故而失敗的工作。通過夢境之中出現的連續畫面,我們能夠觀察到我們的行動,特別是能發現自己的錯誤。譬如原始人在白天想發明一種新的武器,但總未成功,那麼他就可能會做這方面的夢了。他會夢見打獵時對動物扔石頭,但效力不大。他又會夢見在森林裡奔跑時,被銳利的木棍刺倒,感到了疼痛,木棍上沾滿了血跡,然而這冥冥之中他卻得到了啟示。第二天醒來,當他看到銳利的木棍,會突然想起晚上所做的夢,於是他削尖一根木棍,試著投擲一下。啊,成功了!矛誕生了出來。當然,矛的發明並不一定如此,但有些發明一定如此。夢是人們注意事物的另一種方法,原始人種用這個方法積累了無數經驗,從而在他們清醒時迸發出創造力。
  總之,夢能常告訴我們一些醒著不能遇到的事情,並且在未知世界前啟發我們,使我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迸發出難以預料的創造力。




Author :總第 91期

相親四十四回合


  據說,有些適婚青年反對相親,他們寧可讓歲月蹉跎,年齡遞增,也不願意去相人或被相一次。對他們來說,相親是一種古老的方式,早已落伍,現代青年不應該還吃這一套。
  那麼,他們心目中的進步觀念又是什麼呢?
  絕大多數受到時髦言情小說的影響,他們認為男女相識應緣於「偶然」,是「千萬年才有一次的機會」,應該「很巧的碰面認識」,對方又「百分之百的符合理想」。心靈火花無意識交會的地點,或者在春日陽光燦爛的山林,或者在小雨籠罩的大街,或者在金碧輝煌的音樂殿堂。總之,絕不是在相親的場合。那麼多「偶然」中,能有多少「機會」認識年齡學識相當的異性,進而在短時間的談話後,交換地址與電話號碼,大概只有天知道了。對著春雨發愁,望著秋光發愣,腦中編織著白馬王子、白雪公主綺夢的人,還真不少。
  穿戴妥當、正經八百地坐在家中客廳,等候對方大批人馬前來,做身家調查式的談話——我能瞭解青年男女排斥此類相親的心理。然而,如果相親能簡化到只有當事男女兩人,不須「父母出面」,介紹人則是雙方的共同朋友或同學同事;這類相親我非但贊成,而且身體力行。
  我在大學的戀愛成績一片空白,至今還很欣羨4年同窗而結為終身的伴侶的同學,雖然我們班上也僅只一對。一直到進入社會做事後才覺悟到,此生大概只有靠相親才能完成終身大事了。從26歲相親相到36,整整10年又半,每年平均算4次好了,總計不下40次。這方面的心路歷程人生經驗,夠讓那些頭一回戀愛便成功的人歎為觀止。是我願意如此嗎?我想沒有人願意——有了好對像,誰還會眷戀什麼單身貴族,有哪一種虛榮心足以蔑視愛情的甜美?
  經驗告訴我,或然率在相親中根本不適用。
  因為相親往往會有三種結果——最理想的是相看兩心歡,也就是一拍即合。其次是相看兩無言,彼此都不中意,只當在一塊喝了一杯咖啡。最不願見到的是一方有意一方無情,不算誰是「落花」,誰是「流水」,回去後辜負遺憾的錯綜情緒往往持續好幾天。依照或然率算來,這三種可能各佔三分之一;換句話說,相親三次便有一回成功的機會。但是事實卻不然,因相親而傷痕纍纍的可大有人在。
  失敗的經驗不見得不愉快。我便有一次南下台中相親的經驗,至今難忘。介紹人是一位長輩,她給我女方的電話號碼,我主動跟她聯絡,自行邀約見面。我們一看就覺彼此都是對方要找的人,談話融洽愉快,卻因某種原因不可能結合。我悵然北返,爾後路經台中,都會約她敘敘。俗話說:「一樣米飼百樣人。」相親遇到的各式人等都有,有客氣相談的,也有冷漠相待的;有知無不言的,也有遮遮掩掩的。雙方都有誠意,相親未必成功;一方缺乏誠意,結果必然一敗塗地。
  有一段時間我租住在沒有電話的房子,一位熱心為我做媒的老同事,數度對我抱怨聯絡不便。有個假日,她的一位要好同學北上,兩人相偕到我住處,不巧我當天外出,她留了張紙條,要我當晚一定打電放給她。我返家已近子夜零時,心想不好打擾。次晨再聯絡時,她的那位同學已搭早班車回南部。「這機會可是你自己白白丟掉的噢。」她說。3個月後,我遷居到有電話的房子。
  我從不唱「不結婚也可以活得很好」的高調——雖然單身時日子過得還不錯。只是逢人就「請介紹!」遇到老同學則問:「可有未出閣的小姨子?」我有一個堅持,絕不用「偷看」的方式。一位同窗的太太對我說,她有個朋友在某機構服務,要我私下先去看看。我告訴她:「正式邀約,大家大大方方的看。」我不在乎咖啡錢,也不怕失望——這是相親前最好的心理準備。
  相親通常是「一對一」,這是比較理想的狀況。曾有一位學長介紹他的遠房親戚,說姊妹兩人只差一歲,願意同時讓我看看。我坦白道出感受:「這不太好吧,有點像挑蘋果;不管選上誰,另一位的心裡一定不好受。」結局當然只相一人。聽說時下有些自恃身價高昂的單身漢,喜歡進行多選一的相親會面。我勸此輩「貴族」不必如此費事,選美主辦團體已經選出了好幾個中國小姐,這些正是萬中選一的絕佳人選,直接去進行交往,豈不便利些?
  一切方法用盡,所有關係拉盡,遺失的肋骨仍在茫茫人海中:我採用了不得已的辦法——登報徵婚。
  所有找對像的方法中,我以為上電視最不堪的,在眾目睽睽下跟陌生異性談話,一點隱私都沒有,還要表演才藝唱歌給人家聽,未免太那個。其次就是登報徵婚,明知效果微乎其微,但在無法可想時也只好姑且一試。信來得不多,有的內容簡短,意在投石問路;有的母代女寫,希望長輩先行會面;有的路途遙遠,不得不原件退還。花了1000多塊錢廣告費,且算買個經驗吧。
  老式相親在女方端茶露面時,男方需給一個紅包,算是相一眼的代價。女方則需花相當心神打扮準備,並不輕鬆。新式相親一切從簡,雙方在自然怡然的氣氛下進行。紅包陋俗雖已消失,吃飯、喝咖啡、長途坐車仍是一筆花費。有個朋友最近頻頻相親,週末假日連赴幾場,薪水幾乎要不夠負荷,這種事又不能各付各的,再苦也得撐下去。
  這得等娶到了可人兒,才會知曉這些花費實在都微不足道!



Author :深圳風采 陳尚

養牛之道


  我們旅行到鄉間,看到一位老農把餵牛的草料鏟到一間小茅屋的屋簷上,不免感到奇怪,於是我問:
  「老公公,你為什麼不把餵牛的草放在地上讓它吃呢?」
  老農說:「這種草質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顧;但放到讓它勉強可夠到的屋簷上,它會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個精光。」




Author :總第 19期

鸚鵡歸家


  英國一位名叫穆裡艾·海德的女主人,因一時不慎,自己餵養多年的鸚鵡突然從屋子裡飛走了,有一天,她正在回想失去的鸚鵡時,屋裡的電話突然響了。
  原來是鄰村的一位居民給海德打來的電話。六天前,他在樹林裡捉鳥時,恰巧捉到一隻異常的鳥,拿到家裡餵養起來,沒過幾天,這隻鳥便說起話來,老是不斷地重複說出六個數字。後來發現,這六個數字正是海德的電話號碼。



Author :總第 19期

「改革家」的鏡子


  十八世紀著名作家斯威夫特,年輕時聰慧、睿智、才氣橫溢。由於家境貧困,生活拮据,讀書生涯十分清苦。後來,他被親戚推薦到斯圖亞特宮廷的鄧波兒爵士身邊當秘書。
  斯威夫特對當時崇尚空談的社會風氣,厭惡鄙薄。一次,鄧波兒爵士同斯威特夫聊天,想請他講點有趣的軼聞。斯威夫特沉吟了片刻,就邊想邊編地說了個笑話:「在飛島國首都設計院裡,有一位聰明人想出了用豬耕田的方案。在田里每隔幾英吋埋上一些豬愛吃的東西,然後放幾百頭豬到田里去,它們為了尋覓食物,必將用嘴翻田。於是,耕田、施肥(邊吃邊便)一舉兩得!」
  爵士還沒聽完,就笑得前俯後仰,連聲說道:「妙極了!請世界上一切熱衷於得不償失的『改革家們』,都來聽聽吧!」



Author :總第 19期

2019年1月12日 星期六

「腦內嗎啡」與健康


人們很早就知道腦內嗎啡的存在,但除了鎮痛效果外,認為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作用,因此長期未被重視,但最近的研究結果表明,腦內嗎啡其實蘊藏著極大的效力。
  人在生氣發怒的時候,會感覺到精神的緊張興奮,於是大腦分泌出一種叫做去甲腎上腺素的物質。這是一種荷爾蒙,但不知道什麼緣故,這種物質具有劇毒,據說其毒性僅次於自然界中的蛇毒。
  當然,大腦分泌的這種荷爾蒙極其微量,但如果經常生氣動怒,精神總是處於緊張激動的狀態,這種劇毒的荷爾蒙會導致疾病,加速衰老甚至早逝。到我醫院就診的患者也不例外,可以說,不論什麼病都和去甲腎上腺素有關。
  另外,人體內有一種被稱為B—內啡□的荷爾蒙。這種荷爾蒙是腦內嗎啡中最有效力的物質,但與去甲腎上腺素的相互關係十分有趣。別人說自己什麼時,如果聽後覺得心情不愉快,腦內就分泌有毒的去甲腎上腺素;反之,腦內就分泌B—內啡□。
  不論遇到多麼不愉快的事情,只要採取積極的向前看的態度,腦內就分泌出對身體有益的荷爾蒙。不論自己所處的環境多麼優越,只要心情怨怒憎恨、憂愁苦悶,腦內就分泌出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凡事都能運用利導思維,採取樂觀開朗的態度,就能無病無痛,保持健康的體魄和年輕的精神。
  最近,利導思維、肯定性思考這些名詞成為人們議論紛紛的話題,一般人的理解是,「事情往好的方面去考慮,就不會造成精神緊張」,「凡事向前看,必有好結果」。
  在醫學界也開始討論同樣的話題。心靈和身體總是在不停地對話,於是「心靈所思考的」就不是抽像的觀念性的東西,而是物質化的「作用於身體」的東西。
  所以,養成利導思維習慣的人不易得病,反之,遇到什麼事情只會弊導思維的人,動不動就生病。同樣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有的人身強力壯,有的人卻體弱多病,這雖然不能全部歸結為利導思維和弊導思維的原因,但這種「心靈思考」的差異無疑造成極大的影響。
  我是醫生,總想通過醫療手段為社會做一些有益的事,這也是為我自己著想。我覺得不為社會、他人做些有益的事情,大腦肯定要把自己引向毀滅。其實,我們精力充沛地工作的時候,大腦就非常活躍,不斷分泌出一種叫做多巴胺的荷爾蒙。多巴胺是一種激發人的熱情幹勁的荷爾蒙,但如果分泌過多,能量消耗過頭,會造成早逝。即使倖免一死,也會出現精神分裂症、癲癇病等。不分泌多巴胺,就會得帕金森病、癡呆症。過去有不少天才英年早逝或者患大腦疾病,恐怕和多巴胺過量有很大關係。
  勤奮緊張地工作的商貿人員以及業績輝煌的企業家往往多巴胺過量。要想獲得事業的成功,就必須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因此整個身心鬥志昂揚地拚搏廝殺。在這種你死我活的戰場上即使大獲全勝,如果不善於活用腦內嗎啡,也不可能長壽。
  像田中角榮、小佐野賢治那樣在政治上和事業上叱吒風雲、獲得巨大成功的出類拔萃的人物,仍然過早地死去。從大腦活動的情況來看,也可以說這是因為不善於活用腦內嗎啡的緣故。恐怕是鬥爭荷爾蒙分泌過量縮短了他們的壽命。
  要成就一番大事業,需要與之相適應的能量。缺乏能量,事業無從談起;但如果為此不顧一切地激發自己的能量,又會面臨疾病和死亡的威脅。二者看似二律背反,其實有一條協調平衡的捷徑。
  這就是善於利用腦內嗎啡。多巴胺大量分泌出來後,由於消耗能量,身體精疲力竭,這時候要是分泌出腦內嗎啡,多巴胺就能發揮出平時的10倍、20倍的功能作用。也就是說,腦內嗎啡具有類似槓桿原理那樣的增強能量效果。
  不論精力如何旺盛充沛,多巴胺分泌過量總有副作用。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必定大量產生活性氧。但腦內嗎啡不存在這個問題。運用腦內嗎啡增強少量的多巴胺的功能效果,可以說是理想的大腦使用法。
  自古以來,高僧能高瞻遠矚,洞察人間俗世,具有感化人的心靈的力量,而且不論在哪個時代都健康長壽。觀察一下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就會發現許多有效地運用腦內嗎啡的地方。
  另外,豁達樂觀的人一般都長壽。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這些人對疾病具有強大的抵抗力。這也是腦內嗎啡的作用效果。他們即使感染上艾滋病毒,大概也不會像一般人那樣發病。免疫力得到提高,治癒力自然也隨之增強。


 

Author :春山茂雄

2019年1月2日 星期三

舍利子

   大多數的僧尼都長期從事修煉活動,他們往往一坐就是幾天,有的長達幾個月、幾年甚至幾十年。
在長期的靜坐過程中,由於人體的「塔型聚能效應」的影響,他們的身體從宇宙中吸收並存儲了大量的能量——也就是氣功修煉者所說的「氣」。
佛教徒的大部分的修行活動,比如數念珠、叩頭、觀想、入定、唸經等,這些活動的量都是非常大的,而且具有單調性和重複性,而且要求每時每刻都要進行修行,而且一定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根據「人的意念具有控制的力量」,佛教徒的控制自己的意念的修行活動實際上是對人的意念力的強化訓練,經過長期的修煉有些僧尼具有了強大的控制能量的能力。
根據我們上面推導的「物質置換」的假說,在這些僧尼體內的能量逐漸地與他們的細胞中的微粒發生置換,也就是說這些僧尼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脫胎換骨」了,就像化石一樣在外觀和結構上看不出變化,但實際上他的構成成分在微觀的層次上——比如說構成他們的身體的夸克的構成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但是由於他們對能量具有強大的控制力,由於這種能量受到他們的意念的調節和控制,他們的身體不會發生爆炸。
當這些體內還有大量的能量的僧尼圓寂時,他們大腦漸漸死亡,他們的大腦對體內的能量的控制力越來越弱,他們體內的能量失去了控制,發生爆炸或者燃燒現象,在爆炸的過程中,根據「質能互化」的原理,部分能量物質轉化為「舍利子」,另一部分在爆炸時轉變成氣體和光溢出體外,也就是人們看到的彩虹和白氣,這就是所謂的「虹化」現象;有的僧尼的能量沒有那麼強大,不足以自行爆炸或者在圓寂前已經物質化了,但是火化時,由於烈火的影響,能量被點燃或者是已經物質化的能量重新往外釋放,某些能量又重新轉化成某種特殊的物質——堅硬的結晶體,也就是「舍利子」。


 

Author :

「肉身不腐」之謎

   有人用「結石」來解釋「舍利子」現象。這種觀點認為:發現舍利的僧尼大多素食而且長期靜坐,在體內生成了大量的結石,也就是所謂的「舍利」。這種觀點更經不起推敲。首先,「舍利」大多是半透明的結晶體,而結石是不透明的;第二,「舍利」非常堅硬,而結石一擊即碎;第三,如果「舍利」即結石,在這些僧尼的活著時體內有如此多的結石,有些僧尼被發現的舍利子多達幾十顆、幾百顆、幾千顆、最多的上萬顆,而且有的舍利很大——像一個人的心臟而且處在心臟的位置,這些僧尼卻生活的好好的,而一般人有一顆結石就疼的死去活來;第三,在科學發達的今天,為什麼沒有在這些僧尼的體內拍到有結石的x光片,而死後卻發現這麼多結石呢?第四,有些科研人員對「舍利」進行研究,為什麼沒有弄清楚它到底是什麼呢,而我們知道結石的構成是碳酸鈣。
  有人從「環境和藥物」的角度解釋「肉身不腐」的現象。特殊的環境確實能夠防止屍體的腐爛,這種土地在風水學上叫做「養屍地」,但是,「養屍地」必須將屍體埋入地下,而「肉身舍利」是暴露在空氣中的;特殊的「藥物處理」確實能夠起到防腐的作用,比如說埃及的「木乃伊」,將內臟和腦髓挖空後填上各種具有防腐作用的藥物,就能保存千年,但是我國的「肉身舍利」沒有挖出內臟和腦髓;在美洲曾經發現一些乾屍,是通過人體脫水而變成的,乾屍的骨節是硬的難以活動的,而且已經面目全非,而「肉身舍利」卻面目如生,而且肌膚柔軟,骨節能活動;而且,何香凝老人沒有經過藥物處理就自然成了「金剛琉璃體」。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來解釋這些人體神秘現象呢?我們不能從單一的某個角度或者用單一的某個學科來解釋或者說來理解這些問題。這些問題跨越了許多學科,在短期內各個學科還沒有很好地融合的情況下,某些科學家解釋不了這些問題,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現在,各個學科之間相互融合的趨勢日益明顯,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些所謂的「神秘現象」將不再神秘,「未解之秘」將不再未解。
  下面,我將綜合運用化學、物理、生物學、氣功學、考古學、天文學和心理學的基本知識,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識,來嘗試著對上面三個人體神秘現象——「虹化」、「舍利」、「肉身不腐」之謎——進行破譯。
第一個假說是「質能互化」。我們首先要做的是重新定義「物質」和「能量」的概念。大家都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而中子、質子是由夸克構成的,在夸克的下面是否還有更小的微粒,目前還不得而知,不過按照科學發現的歷史經驗,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從這個角度上,我們可以假定「物質」就是「粒子」——各種大小的微粒及其組合。
  我們都知道能量具有很多種形式,有萬有引力、物質靜止時的勢能、運動產生的動能、微粒震動產生的熱能、電子運動產生的電能、分子內部的作用力、電磁場具有的場能以及各種各樣的波動等,在這些能量之間存在著什麼共性呢,答案是每一種能量都有一種場的的存在,都有一種力存在,在各種力與場之間是否存在一個最基本的東西,就是「統一力場」,現在的許多前沿科學家正在設法尋找這個東西,因此,我們作出第二個假定「統一力場就是能量」。我們定義了「物質」和「能量」的概念之後,接下來要討論的是「物質」與「能量」的關係。根據物理學的常識「光的波粒二象性」,光同時具有粒子和波兩種屬性,在某種情況下是粒子,根據我們上面的第一個假定光是一種「物質」;在另一種情況下光是一種「波」——統一力場的波動——根據我們上面的第二個假定,光是一種「能量」。根據光一會兒是「物質」,一會兒是「能量」的現象,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能量和物質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證明了我們上面的推論。
  第二個假說是「塔型聚能原理」。我們將會使用一些事實來證明我們的假說。大家可能都知道埃及的金字塔,科學家曾經在金字塔內部發現過一些乾屍,後來經過實驗發現金字塔具有保存食物的功能,放在裡面的動物屍體會逐漸脫水變成乾屍,人們發現在金字塔裡面有一種特殊的能量在起作用,這種能量來自金字塔的特殊形狀——金字塔具有吸收並儲存某種能量的功能。後來,有人根據金字塔「聚能原理」製造了一些「塔狀物」進行銷售,據說對於提高氣功修煉的功效具有莫大的效果,美其名曰「魔塔」。在佛教徒盤腿而坐的時候,人體的形狀特別像一個金字塔,因此,此時人體也可能像金字塔一樣具有金字塔的所具有的功能——從宇宙中吸收並儲存某種能量。我的長期的氣功修煉的體驗也很好地支持了這個假說。在收心盤坐意守丹田的過程中,會發覺腹內氣血沸騰,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存在,時間越長,這股力量越強大。
  第三個假說是「物質置換效應」。我會舉幾個例子來說明「物質置換效應」。第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化石的形成原理」,遠古時期的某個生物由於某種原因被埋到了地下,由於與空氣隔絕而沒有腐爛,天長日久,由於物質微粒的永恆運動,這個生物體的細胞的各種物質與他周圍的泥沙等的物質微粒發生了置換,一個化石就這麼產生了。這個化石在形狀與結構上與原先的生物體是一樣的,不同的是構成這個化石的化學成分發生了質的變化。第二個例子是一切生物都不斷地從外界吸收能量和物質,同時又不斷地排出某些能量和物質,這個過程是通過呼吸以及進食和排泄完成的,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一種保持了相對平衡的物質置換過程。第三個例子講一下「皮膚呼吸」的問題,對於青蛙等兩棲動物來說,它們是通過皮膚進行呼吸的,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人的皮膚也具有呼吸的功能,煉過氣功的人可能會有切身的體會,一般的人也可能有過這樣的體驗,當你的皮膚上的汗孔都被污垢堵住了,你會感覺很難過。
  第四個假說是「意念的控制力」。這個假說主要來自氣功學的經驗和量子力學的理論。煉過內功的人大多擁有這樣的經歷。當你練功的時候,在你的體內會有一股力波,這股力波的強弱和運動受著意念的調節和支配,當你的意念從身體的某個部位經過時,會有一股力量波隨之經過。這種現象,在氣功學上稱做「以意領氣」,也就是用意念來控制氣這種特殊的能量的運行。人的意念具有力量的說法在量子力學上得到了證明和支持,量子力學的「測不准理論」認為,光子的運動由於受到了觀測者的意念的影響,而改變了運動的狀態,因此一切都是測不准的。人的意念既然能夠改變物質的運動,那麼只有一個解釋「人的意念是有力量的」。
  有了上面四個假說,我們結合僧尼的生活方式——修煉——的特點,就可以很圓滿地解釋上面的三個「人體未解之謎」——「虹化」、「舍利」、「肉身不朽」的人體神秘現象。

 

Author :

人類未解之謎


  在人類的歷史上有許多令人驚訝的現象,以人類目前的科學知識暫時還無法解釋,這些現象被人們稱作未解之謎。在這些未解之謎被揭開之前,每一個人都有權利根據個人的知識和經驗提出一些假說,對這些現象進行解釋。這些假說無論是正統還是另類,無論是正確還是荒謬,對於科學的發展來說任何一種假說的提出都是有其價值,任何一種科學都是從假說發展起來的。
  事實上,任何現象都是可以解釋的,只要你擁有科學的精神,擁有獨立思考的習慣,不迷信權威的看法,擁有足夠廣泛的視野和一些常識,就能對這些所謂的「未解之謎」作出一些合情合理的解釋,也就是所謂的假說。這種獨立思考和大膽創新的精神更是難能可貴的的。
  在歷史上一些僧尼圓寂後會出現一些在常人中難以發現的現象。這些現象有西藏高僧的「虹化」現象、一些僧尼圓寂後火化時產生「舍利子」的現象以及一些僧尼的「肉身不腐」現象等等。
  在這些現象背後一定隱藏著某些科學道理。這些現象大多和僧尼的修行有關。科學家們雖然具有科學知識,但是大多沒有過修行的切身體驗,又缺乏吃螃蟹和大膽創新的勇氣,而且因此難以對其作出合理的解釋;而那些在修行上卓有成效的人,大多沒有科學知識,缺乏科學精神,雖然擁有切身的體驗卻難以對其作出合理的解釋。
  很多人企圖對這些人體神秘現象進行了解釋,但是這些解釋大多都是經不起推敲的,人們只好稱其為「未解之謎」。本人雖然才疏學淺,但是不自量力,想在眾多專家面前耍耍大刀。本人受過十幾年的正規科學教育,擁有一定的科學知識,同時又有過長期的實際修行的體驗。長期以來我一直在思考這方面的問題,我想我的一些假說性的解釋,對於這些謎團的最終解決應該是會有所幫助的。
  我先從現象的角度描述一下這些現象的特徵。「虹化」是指一些長期修煉的高僧死後肉身不斷地縮小同時伴隨著發光冒氣的人體特異現象。「舍利」是指一些僧尼死後火化時發現一些堅硬的五色斑斕的結晶體現象。「不腐」是指一些僧尼死後,經過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時間,其肉身完好如初、栩栩如生,沒有腐爛的現象,也被叫做「肉身舍利」。
  我們再看看一些人對這些現象的解釋及其缺陷。
  有人用「煤油燈」效應來解釋「虹化」現象。這種觀點認為:某些人的體內儲存了大量的脂肪,其中有些人是酒鬼,其中有些還喜歡抽煙,當他們喝的爛醉如泥,這時外界的一點明火,比如未熄滅的煙頭,點燃了嘴裡的酒氣,酒氣在體內燃燒引燃了體內的脂肪,而這些酒鬼還在昏睡如泥,直到被燒光。這種說法能夠很好地解釋一些「人體自燃」現象,但是並不能解釋「虹化」現象。比如說,為什麼在僧尼死後才「燃燒」,為什麼有些僧尼的骨骼也燃燒了,為什麼燃燒後會發現「舍利」,為什麼這些現象集中出現在修煉有素的僧尼身上,為什麼這些僧尼大多能夠準確的預知自己的死亡時間?

 

Author :